導語:同為烈酒,為何“伏特加”能火遍全世界,白酒卻難走出國門
一直以來,對于白酒,我們的印象是,產量大,銷量高,路子野,還能香飄十里。殊不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國外有不少酒,不僅在國內很暢銷,甚至火遍全世界,比如說俄羅斯的伏特加酒,全世界范圍的人都愛喝,為何同為烈酒的白酒難以走出國門呢?且聽小編分析。
首先,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糧食作物和種類繁多,白酒的主要原料和材質為高粱、玉米、大麥和小麥等淀粉類農作物為主要原料,我國恰好也盛產這些糧谷,隨后添加糖化發酵劑進行發酵。
而在國外,尤其是俄羅斯,偏愛種植馬鈴薯,因此伏特加便以馬鈴薯為原料,作物的不同,導致它們之間口感、香味的不同。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地域的不同,造成糧食作物的差異,從而導致酒水飲品間的差異,最終導致適用人群的差別。中國的白酒是烈酒,不過味道通常比較“沖”,還有后勁,總之就是口味比較重,刺激性很強,但中國人偏偏喜歡這股子勁,而且常年喝,不會感覺有哪里不對勁。
當然了,白酒不是沒有優點,白酒的香味成分富足,尤其是優質糧谷釀制,足年窖藏的白酒,糧香、糟香、窖香、陳香等香味令很多國人陶醉不已,外國人雖然愛喝白酒,但對白酒的香味還是十分贊同的。
但伏特加酒是典型的沒啥酒味的烈酒,酒精味很濃,酒香味比較單一,換句話說酒味特別的純凈,不會給味蕾造成巨大的沖擊,符合外國人小喝慢飲的喝酒風格,另外外國人喝酒樂趣多,動手能力強,平時喜歡自己調酒,純凈的伏特加酒正好是完美的酒基,用來調酒,剛好合適。
最后則是文化間的差異,導致了兩者出現不同的受歡迎程度,就像中國吃飯愛用筷子,外國人喜歡用刀叉,白酒講究喝酒的氛圍,而且中國的酒文化根深蒂固,尤其是在酒桌上,大家喜歡論資排輩,講究敬酒勸酒,不然就是目無尊長、沒有眼色、不會來事、不尊重人,一來二去,好好地吃飯變成了喝酒,在中國,這樣的酒局有很多,尤其是在一些喝酒厲害的地區。
但在國外,人們喜歡小喝慢飲,優雅地喝,通常酒杯都不會倒滿,度數也不高,也很少出現勸酒敬酒的場景,伏特加酒各個方面都比較全面,適合外國人喝,而白酒除了喝起來沖,關鍵在國外沒有像國內喝酒的場景和氛圍,自然喝的人少。
總得來說,白酒更像是一種有特定文化內涵的酒,脫離了固定區域,便寸步難行。雖然國內很多白酒說自己沖出了國門,走向全世界,但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和國外著名飲品相比,無疑是小巫見大巫。
當然,筆者沒有貶低白酒的意思,白酒難走出國門,未必是一件壞事,外國人的看法如何,其實都不重要,只要我們自己覺得好就行,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