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辛吉飛的食品科技與狠活,蓮花味精再次重回國民視線。實際上,蓮花味精從未離開過,只不過被雞精遮蓋了眼睛。
當年雞精問世的時候,蓮花味精還正處在鼎盛時期,面對雞精可能帶來的挑戰,多數蓮花人都并不在意。因為大家心知肚明,沒有了味精加持,所謂的雞精可能啥也不是。不信大家現在去廚房把雞精翻出來瞅瞅,配料表里百分之百要有味精。如果沒有,對不起,你吃的可能雞精都不是,而是真正的食品科技與狠活。
所以那個時候,蓮花味精的一個銷售方向就是給雞精廠提供原料。不過賣給雞精廠的味精和我們平時吃的不同。
我們平時吃的味精一般都是小包裝,大顆粒的,論克賣。供應給雞精廠的味精則是50斤一袋的編織袋包裝,而且是小顆粒,論噸賣。
不要小瞧這個顆粒的大小差別,可能吃起來味道是一樣的,但是小顆粒變成大顆粒卻是要經過復雜的工序的。成本增加,價格就貴。
蓮花味精當時不僅僅向雞精廠供應味精,還親自進場當起了玩家,自己投資搞了一個雞精廠。
但是那個時候的蓮花味精做實業做得太老實了,竟然真的去用雞去熬制雞精。大批量采購雞架,像熬雞肉湯一樣的,只不過是大型機械。我曾經有個朋友在雞精廠呆過,說上夜班的時候,雞肉都吃的夠夠的。
這樣做出來的雞精確實是實打實的,但是成本卻居高不下,根本就競爭不過那些對手。越沒有利潤,集團公司越沒有興趣推廣,久而久之,雞精項目就垮掉了。
說實話,當初我就和朋友一起研究過雞精項目。當時計劃自己弄個商標,自己制作雞精。啥是制作,全他媽的科技與狠活。
只是沒敢搞,那玩意壓根就不含一點雞的成分,我們感覺是在造假售假。如果和雞多少有點關系的話,大概就是名字里的那個字了。說到這,大家能明白嗎?
當然,這只是小廠行為,真正的大雞精廠的生產肯定是嚴謹的,不可能全是科技與狠活。
蓮花味精的衰落絕對不是因為雞精的替代作用。那只是一個方面。如果要全部寫出來,得至少連載十篇以上,而且每篇千字左右。
甚至能寫本專注。但是不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