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名酒”故事成為名優酒企共同面對的核心問題。
文|云酒團隊
“沒有了品牌,再高檔的酒,只是一瓶變了味道的水。”在談及酒類品牌重要性時,帝亞吉歐集團前全球CEO保羅·華爾士的觀點曾被廣泛引用。帝亞吉歐每年會投入凈銷售額的20%用于品牌建設,成就了世界洋酒龍頭的地位。
品牌建設之于酒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1952年,第一屆全國評酒會舉辦,開啟了酒業的品牌化發展時代,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出的中國名酒陣營,引領了行業過去70年的發展。
2022年是第一屆全國評酒會舉辦70周年。在這一特殊節點,我們該如何認識中國名酒,又該如何看待其新時代的新使命,名酒企業又將如何“一起向未來”?
什么是“名酒”?
2090萬,這是百度檢索中國名酒得到的結果數量,如果用條件更加寬松的“名酒”進行檢索,則會得到約9220萬個結果。
實際上,新中國成立之后,“名酒”最早的定義,以及嚴格意義上的范疇,是指五屆全國評酒會評選出的“全國名酒”和“國家名酒”。
1952年,第一屆全國評酒會共選出8款全國名酒。其中,白酒為茅臺、瀘州老窖、汾酒和西鳳酒;葡萄酒、果露酒三款產品全部來自張裕,分別是金獎白蘭地、紅玫瑰葡萄酒和味美思;浙江紹興酒廠的鑒湖紹興酒則從黃酒品類脫穎而出。
1963年,第二屆全國評酒會共選出18種全國名酒、27種全國優質酒。18種全國名酒中,包括8款白酒——茅臺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汾酒、古井貢酒、西鳳酒、全興大曲酒、董酒,合稱“老八大名酒”。
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共選出18種全國名酒、47種全國優質酒。其中,8款白酒類全國名酒分別為茅臺酒、五糧液、洋河大曲酒、瀘州老窖特曲酒、汾酒、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合稱“新八大名酒”。
1983-1984年,第四屆全國評酒會共選出26種全國名酒、66種全國優質酒。其中13款白酒類全國名酒分別為茅臺酒、五糧液、劍南春、董酒、瀘州老窖特曲、雙溝大曲、郎酒、汾酒、洋河大曲、古井貢酒、西鳳酒、全興大曲、黃鶴樓酒,合稱“十三大名酒”。
1989年,第五屆全國評酒會共選出白酒國家金質獎名酒17枚,白酒國家銀質獎名酒53枚。獲國家金質獎名酒為茅臺酒、五糧液、劍南春、董酒、瀘州老窖特曲、雙溝大曲、寶豐酒、沱牌曲酒、汾酒、洋河大曲、古井貢酒、西鳳酒、全興大曲、黃鶴樓酒、武陵酒、宋河糧液,合稱“十七大名酒”。
進入90年代,市場經濟不斷深化,“國優、部優、省優”成為歷史。縱然各類酒類評選活動依舊不斷出現,但相較數量龐大的酒類品牌,由五屆全國評酒會評選出的中國名酒陣營企業無疑更加稀缺,并成為嚴格意義上的“國家名酒”。
名酒之“名”
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質量符合標準,百姓喝著放心的酒;知名度高,非常受百姓歡迎的酒;流通性好,百姓家喻戶曉的酒;工藝有特殊性,不易被仿造的酒——這是第一屆全國評酒會的評選標準。
自第一屆開始,全國評酒會便確立了品質、品牌和市場相結合的邏輯,參評酒樣都經過認真的選拔,評酒委員遴選、評選同樣權威,評酒標準與規則不斷完善。
以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為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回憶,全國評酒會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少而精、不照顧”的原則,優先評選代表當代國際水平、行業技術發展方向、量大面廣、競爭力強、出口創匯較多或能頂替進口的產品。
在酒業泰斗季克良看來,第五屆全國評酒會有七宗“最”:一是參加評委考試的人數最多,二是錄取的評酒委員最多,三是參加評酒的酒樣最多,四是評上名優酒的產品最多,五是評委考試的時間最長,六是評酒的時間最長,七是關心這次評酒的人最多。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五屆全國評酒會不僅遴選優質品牌,還在品牌、品質、市場等層面,建立了產業發展的邏輯,甚至從一定程度上領先于同時代宏觀經濟發展。
從品牌層面來看,第一屆全國評酒會開啟了酒業品牌發展時代,此后歷屆全國評酒會不斷推動酒業品牌化發展進程,在樹立行業標桿的同時,也讓企業更加重視品牌建設,市場也持續向名優酒企集中。
從品質層面來看,五屆全國評酒會引領行業堅定品質化發展的道路,推動了白酒行業評酒隊伍的建設、感官品評技術的提升、香型的細分和以低度酒為代表的技術創新,讓行業在傳承與創新過程中實現品質升級。
從產業層面來看,五屆全國評酒會還調動了地方政府發展酒類產業的積極性。圍繞名酒品牌,各地紛紛制定了支持名優白酒發展的政策措施,行業經濟效益整體提升,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再集結 再出發
回顧歷屆全國評酒會舉行的時代背景,是以“為人民釀好酒”為目標,推動酒業的高質量發展。
從最終結果來看,上述目標都得以實現。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5406.85萬千升。其中白酒產量715.63萬千升,啤酒產量3562.43萬千升,葡萄酒產量26.80萬千升,發酵酒精產量808.26萬千升。
與新中國成立之初對比,70余年間酒業產量翻了450多倍,其中白酒增長66倍,啤酒翻了5089倍,葡萄酒增長約1320倍,黃酒增長1400多倍。
“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當前品牌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無論是《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還是設立5月10日為“中國品牌日”,都為酒業品牌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此背景下,講好中國名酒故事,成為名優酒企共同面對的新課題。
從企業層面來看,要挖掘名酒品牌深度,講好名酒故事,展示好企業品牌形象。即用好故事、好聲音,追溯五屆全國評酒會的歷史淵源,擦亮中國名酒品牌;用新渠道、新平臺提高中國名酒的影響力與號召力。
從產業層面來看,酒類產量和市場容量已達到階段性飽和,未來的增長必須在消費上找機會、做文章。
實際上,在國內市場階段性飽和與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酒業國際化正成為經濟雙循環、中國品牌國際化進程中的時代命題。
國家發改委等7部門發布的《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鼓勵企業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拓展國際市場。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小軍也認為,伴隨著中國消費升級,從產品輸出到文化輸出打造好中國品牌,就是打造好中國傳遞給世界的名片。
對于中國名酒來講,在品牌、品質層面之外,實現市場層面向“世界名酒”的全面轉型恰逢其時。
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機構IWSR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酒類市場規模達到1.1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85萬億元),同期酒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687億元,約為全球的11%。
站在時代背景下,名酒要以更大格局講好“名酒”故事,在更高層次創造優勢,在更大范圍拓展市場,這也是新時代賦予名酒企業“一起向未來”的使命。
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主辦的“名酒70年 一起向未來”——中國名酒品牌70周年系列活動,旨在紀念中國名酒品牌70周年、致敬中國名酒品牌時代,為中國名酒企業搭建“一起向未來”的舞臺。
在中國名酒品牌7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后,活動將于10月-11月走進名酒企業,展示大美名酒——“讓名酒的美被看見”,組織各領域知名人物、攝制組一起深入名酒企業,同期舉辦特色論壇,把名酒的內在之美看清、講透,廣泛傳播。
12月,中國名酒品牌70周年系列活動來到海口,在2022酒業創新與投資大會期間舉行中國名酒成就展、中國名酒論壇、名酒70年功勛70人頒獎典禮等活動。
系列活動還將走進澳門,為中國名酒搭建與國際酒業對話的平臺,論證名酒長期發展的必然趨勢,展現名酒在新市場環境、新消費文化背景下的發展優勢,向公眾傳遞名酒的文化新氣質、國際新風尚,引領酒業,走向下一個70年的輝煌篇章。
70年前,名酒企業從全國各地站上全國評酒會的舞臺,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引領了酒業過去70年的發展;70年后,中國名酒企業將再集結、再出發,實現向“世界名酒”的轉變,開辟酒業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