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三省是我國的主要糧食產區,主要種植玉米、稻谷、高粱等農作物,全國糧食總產的五分之一來自這里,也被稱為“糧倉”。全國各個釀酒大省,包括四川、貴州等,都要從東北購買高粱、玉米作為釀酒的原料。
東北的水質也很好,無論是其山泉水還是河水,均可稱之為甘泉如醴,特別適合釀酒。東北擁有絕對的地理優勢,好糧好水,為什么卻釀不出名酒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如果有東北的朋友。可以看看小編說的是否正確。
1、仿造酒太多
東北酒一個很大的問題就在于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與標準,一直在模仿的道路上。要么仿醬香型酒、要么仿濃香型酒。比如東北的玉泉酒,它屬于濃醬兼香型的酒,據說采用的是茅臺的釀造工藝,還專門請了茅臺酒廠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還有一款叫大慶老窖的濃香型酒,則是遠赴四川學的五糧液的釀造技術。
一直在模仿卻仍未有超越,每款酒的釀制與當地環境有很大關系。東北氣溫低,所以沒法將釀造工藝學到位,并且也沒法形成釀制茅臺、五糧液所需要的微生物環境,所以兩款酒并無太出彩的地方。
2、地域發展影響
東北的重工業很發達,比如機械、鋼鐵等,當地國有經濟占比大,所以人們對于市場經濟并不感冒。沒有結合當地物資與環境發展地域酒。
在東北其實也有極具地方特色的酒,比如玉米小燒、高粱小燒風格就十分獨特。這類酒大多都是當地土燒鍋釀出的酒。雖然從規模與知名度沒辦法與國內清香型、醬香型等一類名牌酒比,但是擁有專屬的地域風味。但當地并沒有對特色產品深入做下去,對品牌文化塑造不重視,即便有原料不錯的酒,也難將其打造成像樣的品牌。選擇一直跟著別人走,逐漸也就形成這種局面。
3、政策原因
當時倡導節糧政策,而東北作為產糧基地,釀酒最先考慮的也是要節約糧食。所以各種新工藝白酒技術在東北的推廣力度是最大的,如液態法發酵技術,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食用酒精技術。包括前面所提到的玉泉酒也是也是液態發酵酒的一種。但液態法白酒由于飲用后易上頭、口干,會有宿醉感,是不被大家所喜愛的。如今的東北酒業整體上形成了以麩曲酒、液態法白酒為主體的生產格局。
東北擁有富饒的資源與地理優勢,相信只要給予當地氣候條件與地方特色,一定可以釀造專屬于自身風格的好酒,希望早日看到東北酒能走出當地成為全國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