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型概念的提出
香型概念本來在中國傳統白酒中是沒有的。1979年全國第三次品酒會在大連舉辦,此前在長沙召開的預備會上有專家提出——中國白酒香氣各異,應該有一個類型化的方法,把香氣類似的白酒放在一起評比,這樣才能更加客觀。
這個意見被采納后,大概準備了一個多星期就提出了具體的香型方案,內容主要包括:一類是大曲釀造的酒,包括大曲清香、大曲濃香、大曲醬香;一類是麩曲型的酒,包括麩曲的清香、麩曲的濃香、麩曲的醬香;再一類是米香型的酒,以上幾種類別合在一起簡稱“清、濃、醬、米”4個基礎香型,在這4類基礎香型之外的則歸類為“其他香型”。
此后中國白酒又不斷衍生出一些新的香型,到現在為止有國家標準的一共是12種香型,后來出現的新香型實際上是在前面5種基礎香型上衍生出來的,比如馥郁香型,它跟濃香型和醬香型有一定的交叉成分;又比如豉香型,是在米香型基礎上經過了一個特殊的肥豬肉浸泡工藝產生的香氣類型。
香型概念對中國白酒的發展有積極作用,也有一些消極作用,后來包括最早提出香型概念的前輩學者,如辛海庭先生后來一再強調,中國的白酒在于“味”而不在于“香”,所以香型不能再沿著習慣思路發展下去。關于中國白酒香型的是是非非,我在《酒的中國地理》這本書有專門介紹,但這本書里有一個問題是我在寫書時候還沒有深入研究、未被詳細談及的,是這本書出版之后我在持續研究思考過程中得到了一些新認識。
當時提出并確定香型的過程是倉促的,短短一周內專家就劃定了5個基本香型,根據是什么?根據就是訴諸于人的直接感官,比如清香和濃香實際上是以香氣的濃郁和清淡作為劃分標準的,醬香又是以香氣的類型作為劃分標準的,米香也不是指大米的香氣而是以釀酒原料大米作為根據的。
上述標準實際上是多元的,這種多元導致了評價體系本身可能會存在沖突和混亂的問題,所以我在我的書里講過香型版圖遲早是要走向分崩離析的,因為香型劃分的依據本身就沒有一個科學統一的標準。
二、香型與地理的對應關系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中國白酒的香型是不是有它自身的客觀依據呢?當然是有的,南方和北方的酒就不一樣,香氣也不一樣。寫完《酒的中國地理》這本書后,我在探索為什么中國白酒會呈現不同的香氣和味道這個問題上有一些收獲,這里跟大家分享。
從宏觀上來看,我認為中國的氣候帶特別是農業氣候帶,跟酒的基本香型有一定的對應關系,經過分析和整理,我根據地理資料與制圖人員共同合作制作了一幅中國農業氣候區劃和白酒基本香型對應關系圖。
中國農業氣候區劃地圖是氣候專家長期研究對中國農業氣候區劃范圍的科學認識,而中國白酒是在農業時代產生的,實際上跟農業的關系非常密切,特定氣候區劃帶的氣溫、降水以及植被等因素對酒體特征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當我們把中國白酒的香型投到這張農業氣候區劃圖上的時候就能看出香型分布與其特征的大致規律。
1.清香型酒與地理氣候區劃對應關系
首先清香型白酒,是以太原附近的汾陽產的汾酒作為代表性酒,這個區域位于第一個大農業氣候帶——東部季風農業氣候大區的第三個小區,叫南溫帶,這個地理區位的氣候特征是年極端最低氣溫平均零下22度到零下10度左右,大于等于零度的積溫是3900度,西段是3600度,負積溫是負的650度這樣一個范圍,如果查資料的話可以了解降水、濕度等更多的比較全面清晰的指標數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了解,這里不做贅述。
從自然地理條件來講,在這個區域里靠大曲雙邊開放式發酵做出來的酒天然地都屬于清香型這么一個大類,比如在這個區劃里面除了山西汾酒之外還有北京傳統名酒二鍋頭、山東傳統名酒山東清燒,河北傳統名酒也是燒酒,它們都屬于清香型行列,現在河北還有老白干香型、芝麻香型(芝麻香型的出現是和麩曲大規模的推廣有密切關系),我個人感覺老白干香型和芝麻香型實際上也都是在傳統清香型技術上衍生出來的香型,通過其他工藝實現的香型效果。
2.兼香型酒與地理氣候區劃對應關系
第二個白酒香型區劃位于第一個農業氣候大區東部季風農業氣候大區的第4小區,叫北亞熱帶,具體參數不講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資料。這個氣候區劃帶地處秦嶺淮河一線,秦嶺淮河是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這一帶生產的代表性酒有鳳香型的西鳳酒,還有濃香型的江淮淡雅流派,這個地方白酒既不同于濃香又不同于清香,在某種程度上講它有清香型酒的特征,但又比清香型酒稍微香一些,香氣高一點,最早定香型的時候是把鳳香型為代表的長江流域一帶的酒歸結為其他香型或者叫兼香型。
我個人認為整個秦嶺淮河氣候過渡帶的酒的特點是——因為這里地兼南北,所以它的味道也兼南北,即兼有南方濃香型特點,也有北方清香型特點,所以管它叫做兼香型,這是由于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是過渡性氣候帶所決定的。
3.濃香型酒與地理氣候區劃對應關系
濃香型酒分布的區域位于地圖中第一大類型里面的第5個小區,叫中亞熱帶,這個地帶的年平均氣溫在零下5度到0度,比前面說過清香型酒的氣候年平均氣溫零下22度到零下10度高出十幾度,十幾度的氣溫對人體來講感受是非常明顯的,比人體敏感得多的微生物體的感受就更明顯了。
這一帶產的代表性酒有川派的濃香酒,名酒很多——五糧液、瀘州老窖,在這個區域里現在還有別的香型,比如酒鬼叫馥郁香型,江西的四特酒叫特香型,當然還有醬香型和董香型。
我個人是把醬香型的酒也劃入到這個氣候帶里面的,因為仁懷在這個氣候帶里而且還是比較核心的地方,我認為醬香型實際上屬于濃香型的一個衍生型,因為無論清香型的酒、兼香型的酒、濃香型的酒,只要放得時間足夠長都會產生一種醬味,醬味本身是酒陳化老熟之后所產生的一種香味,只是由于醬香酒后期工藝的復雜性,輪次酒更加復雜,可能醬香和焦香更突出而已。董香型酒的工藝對風味影響的作用就更大了,因為它是大小曲發酵,還有中藥加入制曲,所以香氣更加復雜。但從自然地理條件總體來講,中亞熱帶這個氣候區劃天然地屬于濃香型酒的區域,無非是在濃香型里面不同的輪次酒上再勾調組織形成不同的風味而已。
4.米香型酒與地理氣候區劃對應關系
第一個大地理范圍內的第6個小區,叫南亞熱帶,這個地方產的酒是米香型,因為這個地方進入了主糧為大米的產地,往北上面幾個氣候區劃的酒的主糧是高粱,到這里就是大米了,以大米為原料的酒就誕生出來一個獨特的香氣。
三、結論
從中國農業氣候區劃和白酒基本香型對應關系圖上可以比較明顯簡明地看出,中國白酒的4種基本香型與地理氣候區劃的對應特點是,清香型對應著南溫帶,兼香型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濃香型對應的是中亞熱帶,米香型對應的是南亞熱帶。
有興趣收藏中國農業氣候區劃和白酒基本香型對應關系圖的朋友可私信聯系李尋助理索取。
添加18202991745邀請進入李尋品酒酒友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