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遷都示意圖
本圖出自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
1
楚國是春秋時期南方大國,也是國君最早稱王的國家。楚國都城的具體數目目前仍有爭議,國都變遷過程大致如下:
一、國都初為丹陽(具體地址不詳),后遷到鄢郢(今湖北宜城),具體時間不詳;
二、公元前504年,吳伐楚,楚國大敗后,從鄢郢遷都至載郢(今湖北荊州),在這里發展了226年;
三、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率軍攻破郢都,楚軍潰退到陳地(今河南淮陽),將陳作為都城25年;之后楚在和秦的軍事斗爭中持續失利,前253年,楚國再遷都巨陽(今安徽阜陽北),避秦鋒芒,之后以巨陽為都12年;
四、前241年,楚國又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一直到前223年楚國被秦國所滅。壽春作為楚國最后一個都城,歷時約19年。
◎湖北荊州楚國都城紀南城遺址(張立先攝)
2
丹陽及鄢郢(楚皇城)考古資料不多,遠沒有載郢知名度高。載郢因在紀山之南,又稱紀南城,這座城池興建于公元前689年,經過400多年不斷營造和擴建,成為當時中國南方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也是楚國在春秋中后期的重要中心城市。據估計,城內人口最多時達30萬人,東漢桓譚在《新論》中說:“楚之郢都,車轂擊,民肩摩,市路相排突,號為朝衣鮮而暮衣敝也。”——早上穿新衣服進城,到晚上衣服就擠破了,可見郢都之繁華。
郢都是楚國鼎盛的標志,也是楚文化繁榮的象征,屈原、宋玉楚辭歌賦聞名后世,楚人能歌善舞,蔚然成風,從上至下都崇尚舞樂。荊州博物館收藏的楚國漆器、青銅器、玉器等,精美絕倫,有著強烈的震撼力。
楚國之后的都城陳和巨陽,因為作為都城時間都不長,史料、遺跡并不多。
公元前241年,楚與韓、趙、魏、燕等五國“合縱”攻秦,在函谷關被秦軍擊敗。楚令尹春申君黃歇考慮秦國東進勢如破竹,楚國定都巨陽受到秦國極大威脅,于是勸說楚王東徙,都于壽春。
◎安徽壽縣古城(顧云磊攝)
3
楚國后期的三次長距離遷都,都和秦國的大舉東進有關。戰國時,吳起在楚國的變法讓楚國國力迅速強大起來,形成了繼楚莊王之后又一個高峰時期。但吳起被殺后,變法夭折。秦國則在商鞅變法后強大起來,開始對楚國形成威脅,楚國被迫一次次遷都,國力開始衰退。壽縣也出土有楚國文物,包括安徽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楚大鼎,但整體上并沒有荊州博物館收藏的楚國文物有代表性,楚國君臣遷到了壽春,估計再也沒有財力去享樂了,勉強在壽春固守了近二十年。繁華的郢都被攻破后,到現在已經基本沒有了遺跡,但壽春卻留了下來,至今仍是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城邑。如果楚國從一開始就像治理壽春一樣治理整個國家,后來的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安徽壽縣安豐塘
現在安豐塘面積34平方公里,蓄水一億立方,可以灌溉農田近一百萬畝。安豐塘的堤壩邊建有孫公祠,以紀念楚相孫叔敖。(張為攝)
編輯: 九章丨審核:子白
休閑讀品雜志社
(xiuxiandupinTX)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