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一定閱歷的酒友都聽過“西不入川、東不入皖”這句話,指的是當時四川和安徽這兩個省份的本土白酒品牌十分強大,外來白酒品牌如果想要進入容易變得“遍體鱗傷”。不過即使到了今天,四川省的白酒品牌依舊強大,以五糧液、瀘州老窖為首的川酒陣營,在全國范圍內都赫赫有名。
相比之下,徽酒的地位就要比川酒尷尬許多。從“徽酒四杰”到“三足鼎立”,只會內斗的徽酒早已不復昔日風光,未來能否再現輝煌,這依舊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徽酒崛起,與川酒齊名
上個世紀90年代,濃香酒成為了國內白酒市場的主流,而主打濃香酒的四川也借勢崛起,川酒因此在國內享有“川酒甲天下”的美名。與此同時,東邊的安徽也開始闖出一片天下,牢牢“把守”本地白酒市場,讓很多想要闖入安徽白酒市場的品牌“碰壁”。
不過和川酒的“抱團”不同,徽酒的強大是在于采用了“盤中盤”的營銷模式。也就是搶占終端,動員核心酒店將洋河酒推薦給核心消費者,據說在徽酒競爭最激烈的時期,合肥一家中型終端店的門頭,每年要60萬費用才能拿下,遠遠高于其他省份。
也正是這種夸張的“內耗”,嚇退了不少外來酒。加上各種鋪天蓋地的廣告,以古井貢酒、口子窖、迎駕貢酒、金種子酒為代表的“徽酒四杰”,迅速在國內各個省份闖出了“名聲”。
洋河突襲,“東不入皖”神話不再
雖然當時的徽酒看似十分強大,但也有行業人看到了明顯的隱患,那就是“只會做渠道,不會做品牌”,一旦有白酒品牌愿意砸錢“攻破”徽酒市場,那么徽酒的強大就不攻自破,而打破“東不入皖”神話的就是洋河。
徽酒內斗得厲害的那些年,也正是洋河布局全國的時期。徽酒因為內斗,沒有本土品牌能真正走向全國,而洋河卻“翻身”成為了全國前三。隨后洋河直接復制了徽酒的“盤中盤”模式,直擊徽酒大本營,加上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名酒先后入局,徽酒很快“潰不成軍”。
而在后來的發展中,原本屬于“徽酒四杰”的金種子酒也逐漸掉隊,銷量顯示出明顯的頹勢,并且近幾年來一直虧損。因此,現在的徽酒市場只留下古井貢酒、口子窖、迎駕貢酒“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除了古井貢在全國范圍內有較大的知名度,其他都還局限在安徽省內。
個人看來,未來徽酒想要“翻身”并不容易,因為現在白酒市場基本上可以說“大局已定”,整體趨于飽和。沒有抓住白酒“黃金十年”的徽酒,早已落下川酒太多,而且也沒有打出自己的特色。大家覺得徽酒未來還能重現輝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