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成、焦裕祿、宋江、楊善洲、劉二鐵、張作霖,韋大壯……這些鮮活的藝術角色,從上個世紀末一直走到了今天。40年的演藝生涯,李雪健用演員最高的職業素養,斬獲了30余座影帝獎杯,成為觀眾眼中“用骨血在演戲”的藝術家。
11歲那年,李雪健隨父親前往貴州三線支邊,16歲進工廠勞動。在中學時代和工廠里,李雪健就是業余文藝宣傳隊演員。1976年,參軍三年的李雪健被調入二炮文工團話劇隊,1977年考入空政文工團,隨后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開始了演藝生涯新的階段。
1990年,電視劇《渴望》在全國熱播,李雪健也因飾演宋大成而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演員。同年,由他擔綱主演的電影《焦裕祿》感動全國人民,并獲得金雞百花獎。從此,“真善美”便成為李雪健刻畫人物的重要品質。1999年上映的《橫空出世》、2001年的《牧羊人》、2011年的《楊善洲》、2016年的《老阿姨》等劇作中,李雪健都刻畫出了“中國好人”的形象。在社會中產生了巨大影響。
2001年,在參與電視劇《中國軌道》拍攝時,李雪健被診為鼻咽癌。為了不耽誤拍攝,他選擇更為痛苦的保守治療。當最后一場拍攝時,李雪健連說話發聲都變得十分困難,但他仍鏗鏘有力地完成了整段臺詞,這樣敬業的精神感動了身邊所有人。幸運的是,兩年后,他奇跡般康復,這或許也印證了那句“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戰勝病魔后,李雪健對演員這個職業格外珍惜。“每次在劇組吃盒飯時,我都覺得特別幸福,因為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我在為觀眾創作”。在拍攝《橫空出世》時,觀眾眼中早已“零差評”的他,卻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用功減重而“感到羞恥”,成為自己一生“唯一的心結”。 “表演是個職業,要有一個態度。作為演員,要做有情懷的作品,塑造有生命力的人物,這是我的追求。”
或許很多人都會演戲,但能夠成為李雪健的卻只有一個,他用自己數十年的演藝生涯和自我修養,詮釋著這個行業最寶貴的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