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作為歷史較為悠久的酒種,但是其身份較為尷尬,消費者對黃酒的認知并不明確,在江浙一帶,黃酒的受眾還算普遍,但往往跟另外一種同樣比較流行的米酒相混淆;在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消費者對黃酒的認知還停留在調料或者料酒的層面,因此只是出現在廚房而不是餐桌上。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為什么北方人把黃酒當做料酒。
黃酒當料酒的作用
從化學角度講,黃酒能溶解其他食物中的三甲胺、氨基醛等物質,受熱后這些物質可隨酒中的多種揮發性成分逸出,故能除去食物中的異味,比如我們常用黃酒去除羊肉、魚肉中的腥膻氣,就是這個原理;此外黃酒還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應,生成芳香物質,使菜肴增味。因此,黃酒的這些去腥、去膻及增味功能,在菜肴烹制中廣為人們采用。
黃酒在廚房怎么用
我們廚房中的料酒,實際就是用30%~50%的黃酒做基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調味料做成。作為調料,黃酒的用法有兩種:一是在菜肴烹調前用酒拌漬,二是在菜肴烹制過程中淋撒。但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料酒的主要功能在于去腥、增鮮,適用于肉、魚、蝦、蟹等葷菜的烹調,制作蔬菜時則沒有必要放入料酒。
由于各種原因,黃酒作為一種酒精飲料在北方似乎并不像白酒和啤酒一樣流行,北方人對黃酒的應用更多是烹飪而非飲用,因此北方人“武斷”地將黃酒當做調料也就不難理解了。關于“為什么北方人把黃酒當做料酒”這一問題就解釋到這里,希望可以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