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人們為了娛樂,設置了許多娛樂酒宴,有的飲酒作詩,有的行酒為樂,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名人士子或者皇親國戚都喜歡游樂,根據個人愛好不同,不同形式的游樂宴也便誕生了。
水宴
傳說周穆王曾駕八駿遠游,作客于西方,西王母在瑤池為之舉行宴會,并為穆王唱白云之歌。這是文獻中最早出現的“宴會”記錄。《全唐詩》中杜正倫《玄武門侍宴》:“謬陪瑤水宴,仍廁柏梁篇。”此宴被稱為水宴。
高陽宴
高陽宴指晉征南將軍山簡鎮守襄陽時,常在高陽池舉行的宴會,并大醉而歸之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劉孝標注引《襄陽記》:“漢侍中習郁于硯山南,依范蠢養魚法,作魚池,池邊有高堤,種竹及長揪,芙蓉菱芡覆水,是游宴名處也。山簡每臨此池,未嘗不大醉而歸,曰:‘此是我高陽池也。’”
錢龍宴
錢龍宴是唐時名宴。唐代洛陽人于三月三日上巳節作錢龍宴。宴席周圍結錢成龍,四周撒珍珠積數寸,并以妓女行酒為樂。
探春宴
探春宴指唐時長安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到園圃或郊野中所設的宴席。五代王仁裕《開兀天寶遺事》:“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車跨馬,供帳于園圃,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
船宴
船宴是舊時上層社會的一種宴會形式。設宴于游船上,或款待賓客,或同僚家人聚飲。菜肴可在船上烹調,也可先向飯館預定,屆時送至船上。《全唐詩》中花蕊夫人《宮詞》:“廚船進食簇時新,侍坐無非列近臣。日午殿頭宣索鲙,隔花催喚打魚人……半夜游船載內家,水門紅蠟一行斜。圣人止在宮中飲,宣使池頭旋折花。”
紅云宴
紅云宴始于五代南漢,每年荔枝熟時帝王舉行的宴會。因席上及窗臺墻壁都放有荔枝,望之若紅云,故有此稱。宋陶谷《清異錄百果門》中有專門記載。
頭魚宴
頭魚宴為遼制,皇帝親自到達魯河或鴨子河垂釣,捕得頭魚后即設宴與群臣歡慶,故稱頭魚宴。《遼史·天祚記》:“(天慶二年)二月丁奠,如春州,幸混同江釣魚,界外生女直酋長在千里內者,以故事皆來朝。適遇頭魚宴,酒半酣,上臨軒,命諸酋次第起舞。”
頭鵝宴
頭鵝宴是遼習俗,遼代皇帝親自捕鵝,先由獵人到有鵝之地,舉旗為號,令周圍擊扁鼓而驚鵝,爾后由皇帝放鷹捕捉,得鵝用刺錐將之刺死。群臣獻酒,并插鵝毛于頭上,置酒擺宴歡慶。故稱之為頭鵝宴。
斗巧宴
斗巧宴是元代后宮于七夕后一日舉行的宴會。明陶宗儀《元氏掖庭記》:“武宗至大中,洪妃寵于后宮。七夕,諸妃嬪不得登臺,臺上結彩為樓。妃獨與宮官數人升焉。剪彩散臺下,令宮嬪拾之,以色艷淡為勝負。次日設宴大會,謂之斗巧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