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有了質量的概念,當然那時候的質量只不過是酒精含量,以今天的質量標準去看就顯得十分可笑。不過今天的生產標準依然不夠完善或者說根本很模糊,我們知道如今國家標準已經對各大香型的白酒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也有相應的衛生指標和品質指標,可以通過一些理化指標來評測,但是實際上白酒的質量和生產標準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聯系,或者說他們之間的距離還有些遙遠。
以醬香型白酒為例,GB/T26760有一級優級之分,而區別就是酯類、酸類、固形物等含量的多少,也就是說在質檢的時候就會以這個理化指標為參照,而所述的大曲坤沙茅臺傳統工藝等等都是一些相對而言的“空話”,因此,或許只有茅臺這樣的國有大酒廠會嚴格按照這個標準執行,一些小酒廠或許就是投機取巧,只求滿足理化指標了。
這會造成什么結果呢?比如我采用碎沙法釀造了醬香型白酒,如果酯類含量不夠,那我添加乙酸乙酯等,酸類不夠就加酸,總之達到理化指標就算合格,所以有很多成本不過幾塊錢的液態法酒精白酒也能堂而皇之地打上GB/T26760(優級),內行人知道那是假的,酒的品質肯定不行,但老百姓消費者不清楚啊,他們如果只看執行標準自然就被商家坑了。
另外生產標準中規定了原料必須是水、糯高粱和小麥,實際上在質檢的時候并沒有辦法知道到底是不是糯高粱和小麥釀造的,因為糧食變為白酒之后只剩下大部分的酒精和水以及極少量的酯類、醛類、醇類、酸類物質,而最能體現原料的酒糟卻被用于其他用途,所以這一點很難鑒定。
但是這其中有些生產標準比較特殊,比如很著名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貴州茅臺酒的生茶標準就是GB/T18356,而這個標準在且僅在貴州茅臺酒及陳年貴州茅臺酒上標注。像這樣的標準就是一種品質象征,而范標很多時候則是字母數字,本來就不能界定品質,很多時候還會被鉆空子。所以筆者說白酒生產標準離白酒的質量有遙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