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華文化不僅博大精深,而且源遠流長,璀璨的文明中不僅有詩歌,有瓷器,還有酒。酒在古代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載體,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酒的文化滲透到了政治,經濟,文化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奴隸制社會,還是封建制社會,都出現了酒的身影,酒文化在中國文化中是無法忽視的一部分。而關于酒的出現,有人說是神靈對人們的恩賜,但是這種說法無法被證實,那么最早的酒是怎么出現的呢?
一、酒的起源和發展
中國酒文化
關于酒的來歷有一種說法是大禹時期的儀狄最先釀造的,還有一種說法是酒是漢代的少康造酒,少康就是杜康,也就是現代流傳的杜康酒的那個杜康。但是酒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時間是商朝,商朝的甲骨文有記載,人們在占卜問神靈,得到了他們可以用酒來祭祀紫的祖先,因此可以確定在商朝時期就有了酒。
最開始的時候,酒是用水果來釀造的,這個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果實成熟后被猿猴采摘,放在石洼中,經過時間的影響,果子發酵了,這就成為了最初的果酒。另一種說法是在原始社會,人們靠狩獵和采摘為生,采摘的果實一次吃不完就被人們放置在石器中,而在水果儲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就發酵了。
這兩種說法都無法考究,而且不是被特意釀造出來的,正式的釀酒方法在《齊民要術》中有記載,上面記載的釀造方法和現在的釀酒方法大體上是相同的。
在唐代之前,我國的酒的濃度并不是很高,和現在的白酒無法相提并論。直到宋代出現了蒸餾器,在蒸餾加工下,此時的酒的濃度已經大大提升了,能夠燃燒起來,因此也被稱作燒酒。也有學者認為,在更早的時候就有了燒酒,只是名字不叫燒酒,而是清酒,即清澈透明的酒。
而燒酒一開始并不是日常的飲用品,直到元朝時期開始推廣燒酒,明朝時期燒酒大興,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飲品。
酒文化
酒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時代,后來在不斷的發展中,根據釀造工藝和釀造原料的不同,分為果酒,黃酒,白酒等種類。其中古代最有名的就是黃酒,黃酒是中華特產,也是最古老的傳統酒,在唐代出現了一位喜愛飲酒且名氣極大的詩人,他就是李白。"李白斗酒詩千篇"說的自然不會是白酒,而是黃酒。
酒的歷史悠久,在夏商周時期就有了酒的存在,有夏桀建造酒池可以行舟的說法。但是這是因為夏桀暴虐,不知禮數,在夏商周時期,禮數是十分嚴格的,酒是作為祭祀之用,而不是供人飲酒作樂的。
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戰亂四起,諸侯爭霸,禮樂崩壞,酒的作用也不只是用來祭祀了。但是在秦朝,酒并沒有普及,在民間還是很多人無法品嘗到酒。在秦朝后期,天下不穩,劉邦和項羽相繼出現。而劉邦就是一個喜愛飲酒的人,不但喜愛飲酒,劉邦還十分擅于利用酒,喝的恰到好處。而酒的作用,也不只是作為一種飲料,而是發展出了更多意義。
二、酒和酒宴的故事與意義
酒宴,就是作為一種正式的宴會,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在酒宴中,有上位者為了犒勞自己的部下設宴飲酒,也有下位者為了討好上位者而擺酒宴邀請,在酒宴中最有名的有鴻門宴。
鴻門宴劇照
在秦朝末期,劉邦和項羽分別率軍攻打秦王的部隊,劉邦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征戰能力都不如項羽,但是劉邦卻先破秦朝的都城,得罪了項羽,項羽決定攻擊劉邦并徹底擊潰他。但是劉邦在項伯的口中得知了這件事,他恭敬地敬了項伯一杯酒,并約定和項伯成為親家,希望項伯能夠助他渡過難關,項伯喝下酒答應了。
第二天劉邦來找項羽謝罪,在酒宴中,雖然有美酒佳肴,但是卻殺機四伏。劉邦最后在項伯和樊噲的幫助下成功逃離。
自此,鴻門宴也成為了一種象征,代表著一場危機與陰謀的酒宴。而在鴻門宴中,酒的存在表面上看只是供人喝的液體,但是卻包含著數不清的意義。一場酒宴中,成功與失敗,生存和死亡,都在酒中。到了現代,雖然酒宴的意義變了一些,不在殺機四伏,但也不是單純的喝酒。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酒的意義已經被擴展,要想把一場酒喝完且喝的盡興,就要理解透它背后的意義。
除了鴻門宴,還有另一場廣為人知的飲酒,不過不再是酒宴,而是變成了兩人對飲。這場酒就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小說中描寫的煮酒論英雄。
煮酒論英雄
在東漢末年,有一個梟雄實力強大,他就是曹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雖然是皇叔,但是當時的勢力十分弱小,為了防止曹操對他起殺心,劉備韜光養晦,在后院種起了菜。一天,曹操請劉備到小亭喝酒,劉備到了小亭后酒器已經擺好,二人便對坐煮酒 ,開懷暢飲。酒喝到一半,天空突然陰云密布,眼看一場大雨即將到來,曹操卻看著天空談起了龍,又把龍比作天下英雄。
曹操問劉備有哪些人算得上是當世英雄,劉備把自己偽裝成沒有野心的樣子隨意說了幾個當時勢力強大的諸侯,卻都被曹操否定。曹操喝了一口酒,說天下英雄只有你我兩人,一句話直接把劉備的筷子嚇掉了,但是此時剛好打雷,劉備就說自己被雷聲嚇到了,曹操見他胸無大志便放下了戒心,再也不懷疑劉備。
這場飲酒小會雖然規模比不上鴻門宴,但是論殺機四伏和后世名氣卻完全不輸于鴻門宴,曹操想借煮酒談話的機會讓劉備露出馬腳,劉備直到曹操的野心,更知道曹操請他煮酒聊天的目的,他看透了這場酒會的背后意義,因此他才能安然脫身,并且讓曹操對自己放下戒心。
煮酒論英雄
這就是上面所說的,一場酒包含的意義眾多,不只是有化解危機的意義,也有死亡的意義。如果這場煮酒論英雄中,劉備不慎被曹操看出來他的野心和能力,那么在當時的實力對比下,劉備絕對無法從曹操手中逃脫,也就沒有了后來的蜀漢。
可以說就是這一場酒, 決定了之后是否有三分天下。
三、理解酒的背后意義的重要性
一場酒不是當做一碗水一樣來喝,酒文化源遠流長,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包含了許多無法明說的意義,而看穿酒背后的意義十分重要,如果不能像劉備那樣,看穿酒局背后的意義,提前做出應對,那么就只能任憑設局者拿捏。
杯酒釋兵權
例如宋朝時期的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宋太祖趙匡胤就是武將出身,黃袍加身后登上皇位。在他當上了皇帝之后,就擔心手下的將領們萬一有和他一樣的人,就能夠取代他成為皇帝,因此他擺下酒宴,表面上看是犒賞這些將領,實際上是讓他們放下手中的權力,安心養老。
這些將領并沒有想到,皇帝請他們參加酒宴還有別的心思,沒有看透酒宴背后存在的目的。在宋太祖懷疑他們是否也會起兵造反時,嚇得面如土色,酒杯都拿不穩了,最后在宋太祖的提議下紛紛答應放下權力。這一場酒局中,沒有人提起=前看穿了皇帝的心思,只有宋太祖自己知道這場酒局的意義,因此他只是用一杯酒就讓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放下了手中的權力。
這就是看穿了酒的意義和沒有看穿酒的意義的差別,前者可以避免殺機,化解危機,讓自己逃出不利地位。而后者只能任憑設局者拿捏,生死掌握在別人手中。后世中還有許多與酒有關的典故故事,每一次的酒局或者酒宴的意義都不相同,但是都是酒所包含的意義,只有明白酒的這些意義,才能在酒局中占據上風。
中國酒文化
結語
酒是一種飲品,但酒文化絕不僅僅是一種讓人品酒的文化,酒文化在中國傳承數千年,各個朝代都有酒的故事,酒已經成為了文化的載體。無論是煮酒論英雄還是杯酒釋兵權,都是酒背后的意義,到了現代酒的殺伐氣息已經不是十分濃烈,但是酒背后的意義卻是更加復雜。一場酒,只有看清它背后的意義,理解它包含的文化,才能喝的盡興,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一種,也有著屬于它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