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喝醉的情況下,有的人就會說些胡話,但是醉酒的人卻能認清回家的路,酒醒后就不記得自己做了什么,這究竟是因為什么呢?
為什么醉酒的人能記得回家的路,醒來卻不記得是怎么回家的?
這是醉酒對記憶嚴重損害的一種情形,稱醉酒記憶“斷片”。
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正體現了酒精對記憶破壞的基本特征。
1、醉酒對記憶的影響
酒精是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精神性藥物,也是對腦功能影響最廣泛的精神性藥物。
在西方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把精神性藥物(包括非法的毒品)比作工具箱里的各種工具,那么,酒精就是其中的長柄大錘。
總體上說,沒有任何一種大腦的認知或行為功能可以逃脫酒精的“魔爪”,這也是醉酒者之所以會丑態百出的原因。
具體來說,除了可以損害腦的平衡,運動協調,決策和一系列其他功能外,只需要喝上1、2杯,酒精就可以產生(實驗室,我們感受不到)可檢測的記憶障礙。
酒精對記憶的損害呈現顯著的劑量依賴性,即隨著喝酒量的增加,記憶障礙的程度也會逐漸加深。
直到,在某些情況下,部分記憶形成和回憶的完全缺失,這就是所謂醉酒記憶斷片——就如同過去看膠片電影,放映過程中某一段的內容完全或者斷斷續續缺失一樣。
酒精對記憶的影響,最大的特點是“有所側重”。
按照目前記憶的模態模式,酒精主要影響從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轉換和存儲;對短期記憶的形成和原本儲存在腦內長期記憶的回憶沒有影響或者影響有限。
已知,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的轉換主要是在腦內一個被稱為海馬的區域進行。
研究已經證實,酒精對長期記憶形成的影響主要就是作用于海馬CA1區的錐體細胞。
在大鼠實驗中發現,當給予酒精45~60分鐘,酒精血液濃度(BAC)峰值超過0.16%(2倍于人類醉駕水平)時,海馬CA1錐體細胞功能就會被關閉;經過7小時后,這些細胞功能才會重新恢復。
負責從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編碼和轉存細胞的功能被關閉,短期記憶自然不能轉換成長期記憶,事后自然不能回憶起這個時間段內發生的事情,這就是醉酒記憶斷片的主要生物學機制。
當然,這種影響還涉及其他多種機制,比如酒精對于長期記憶形成有關的內側隔區和額葉呃呃,以及其他功能區的抑制。
而且,在不同人這種影響不同。有的人對這種影響的耐受性強,即使曾經甚至經常爛醉如泥,卻從來沒有發生過斷片;而有的人敏感,即使較低BAC水平也容易發生斷片。
在不同人,斷片發生的BAC也存在很大差異。在人類的研究發現,斷片通常發生在BAC0.20%以上,最低的是0.14%。
至于斷片的程度,在不同人也存在很大差異,有的是整段記憶的完全缺失,有的是斷斷續續的碎片式缺失。
2、都喝斷片了,怎么還能認清(記住)回家的路,甚至駕車回家?
斷片發生的0.15到0.20%BAC水平,人早已陷入大醉或酩酊大醉。
為什么還能認清(記住)回家的路,甚至駕車回家呢?
如上所述,期間酒精對短期記憶和腦內原本存儲的長期記憶的回憶沒有影響或影響有限。
因此,醉酒者這時還可以與人交流(還可以聽進去別人說的話,形成短期記憶,并可以做出回應),還能認得(記得)回家的路,獨自回家。
而且,在斷片發生的BAC水平,酒精對運動的影響主要是精細運動技能的破壞,比如,不能寫字(失寫),難以將鑰匙插進鎖孔,等。
對于涉及大肌肉群的一般性運動的影響要小一些,因此,還可以從事一般性活動,包括駕車。
這就可以解釋,很多人一直疑惑不解的,“都喝斷片了,居然還能自己開車回家(盡管由于各種腦功能的損害,這時開車是極其危險的)”的原因。
要知道,斷片是酒醒后試圖回憶當時的事情才會發現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