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或叫美酒,有時候屬于特殊人群的高消費品,似乎像那顆高高掛在天上的酒星,凡人夠不著,只有羨慕的份兒,隔空發出興嘆聲。這類情況確實存在過,但多數情況是,酒星照到哪里哪里亮,因為酒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老百姓自己的大眾飲品。試想,若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躉,酒可能早已消失在某朝某代的某節點。
酒從歷史中走來,在當今社會仍然占據文化消費的至高點,幕后的真正推手并非那些英雄風流人物,而是人民群眾孜孜不倦的酒追求。酒,不僅是最簡單最直接的禮節,而且還貫穿在重大節假日和人生轉接點,沒有人強迫命令,老百姓也知道擺場酒紀念特殊日子,沿襲下來堅持下來,便自然而然地成為風俗。
一、中國“五大節”引領酒俗向前進
酒已融入中國節日風俗,成為節日的名片和風向標,談節離不開酒,談酒必談節。若是這個節日沒喝酒,我會感到很失落很遺憾,肯定不好意思與別人說,擔心遭到奚落。最常聽到善意的惡評,沒喝酒過哪家子節,真給大年三十丟人現眼。
呵呵,開個玩笑而已。過節喝酒固然是保留節目,已被世人常態化,理論上應當喝并多點喝,但最后喝不喝屬于個人取向,別替別人瞎操心。
我在這里反復論及節日酒俗,只是想表達這樣的意思:中國酒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節日文化,尤其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這五大節日,年復一年雷打不動地坐等酒的貢獻,幫助世世代代的人們加強和鞏固酒俗記憶,誰再好意思忘記或拋棄酒,那不僅僅是背叛的罪過了。簡言概括,五大中國節充滿酒期待酒幻想,名正言順地引領中國酒俗的走向,聽俺把酒言節日。
1.春節與酒。春節俗稱“過大年”,應當是中國所有節日中的龍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一節”位置。春節不分國度不分地域,只要存在中國人的地方都在過,而且還有形無形地影響著外族人外國人。當然了,你知道我往下想說什么,“過大年”少不了酒的參與。關于春節的習俗或來歷,若是展開講的話,恐怕要設章立節,不算本書核心內容。據專家們考證,把酒引入“過大年”風俗的年代,至少可上推至西周時期,賀歲酒宴的大流行則從漢代開始,并風傳至今從未敗火。春節期間幾乎天天有酒事,敬神祭祖祈福走親訪友都離不開酒,最最豐盛、隆重和親情的家宴團圓酒,要擺在除夕夜。兩三口小家也好,幾世同堂的大家族也罷,幾個人臨時搭配也成,窮富都不是理由。即使平時不怎么動酒,這場家宴中象征團圓的酒絕對不能少。晚輩敬長輩酒,遠方歸來的游子敬思鄉思親酒,大家子小家子樂融融喜洋洋地喝酒,辭掉舊歲共祝新年更美好。酒雖不是主體和主題,但沒有酒烘托氣氛,年的味道多少要打折。
2.清明節與酒。提及這個節日酒,后背條件反射般地冒冷氣。稍微有點文學細胞的人,就會想起杜牧那首《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吟誦著類似打油的詩,絕對朗朗上口意境悠悠。我每當觸及這首詩,很少考慮“平仄仄平平平仄”什么的韻律,而是有種悲愴哀怨的感覺,好像游走在唐朝隨詩人踏青。大概受特定的氣場影響和干擾,清明節這天,人們情緒很低落,想找個清靜的地方獨飲,借酒澆澆愁。而召集親人們聚在一塊,憶往追惜喝幾杯閑酒,也能抒發對先人對逝者的哀思。從心態和時令上講,清明節完全有理由和酒結合,誰主導誰無所謂,酒俗就是民俗。這方面古人比較講究,清明節酒能喝出花樣,除了掃墓祭祖供酒現場聚飲外,還借機踏青、郊游喝場野外酒。今人則立足于為酒而酒,喝得十分普遍,卻沒有太多太多的花樣。
3.端午節與酒。我是北方人,和周圍的親朋好友脾氣相投,對端午節的熱情并不太高,主要認為那是南方的節俗。五月初五那天,沒準碰巧喝點小酒,即使桌上提及端午節,也只為應下景,應當和節日沒多大關聯。但我知道,端午節是個偉大的節日,來自古人對屈原的隆重悼念。在南方某些區域,端午的節日情結特別嚴重,要吃與時俱進的粽子和雄黃酒,堪稱家家戶戶在行動。酒俗的文化味特別濃,已經深入到人們的血脈。當然,其中不乏以過節為借口,操持幾場相關或無關的酒場,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喝酒避邪的風尚。
4.中秋節與酒。中秋節也叫團圓節,雖比不上“一節”高調上檔次,但也稱得上千年“老二”。且不說秋風送爽的夜間,幾乎全民都在舉杯邀明月,那些個只身在外的游子們,但凡有孝心存家鄉觀念加上條件具備,都要返回老家父母身邊喝場團圓酒。若是在席間,親朋好友投脾氣又愛喝兩口,那就要非得喝出醉鬼才罷休了。中秋節絕對是個喝酒的正日子,人多勢眾喝成煽情大聯歡,兩人對飲或一人獨酌仍然爽歪歪。仰望星空,明月顯得很曖昧,給嫦娥送句祝酒詞,期待著“千里共嬋娟”,又默念“一年更比一年好”的喜歌。
5.重陽節與酒。這是個浪漫的節日,古人給它起名“登高節”“茱萸節”和“菊花節”,講究在這天登高、賞菊、飲美酒,旨在祝愿有個健康強壯的好體魄。據說,此節起源于漢朝,魏晉時代最盛行。我武斷地分析,可能和那個時代人心散漫個性張揚有關,諸如“竹林七賢”的人們就愛趁節日玩些花活并打酒喝。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對重陽節的認識不夠深刻,至多聯想到毛主席的詩詞:“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自接手撰寫這部書后,才提高了重視程度,小心翼翼地預測: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敬老愛老的社會指數會直線攀升,重陽節就變成了“老人節”。制造一個美麗的中國節日,多和前輩長者喝幾杯交心酒,應該是不錯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