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黃金時段的一則廣告稱,西鳳酒三千年無斷代傳承。換句話說,西鳳酒至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這則廣告是在欺騙觀眾,三千年前絕不會有西鳳這樣的白酒。
中國造酒的原料大都是糧食作物,按照制法大體分為兩類:發酵酒與蒸餾酒。發酵酒,如醪糟(或稱酒釀)、黃酒等,這類酒出現的年代早,歷史悠久,先秦文獻有記載,考古發現了商代的實物。蒸餾酒,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白酒,又叫作燒酒。這種中國特有的采用蒸餾技術釀制的酒,據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白酒大概出現在元代。
考古發現的著名燒酒遺址,如茅臺、五糧液、水井坊、劍南春、瀘州老窖等古遺址的年代均為明清時期,這些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近又列入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個世紀70年代,河北省承德地區發現過金代蒸餾酒的銅質器皿,但是當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世紀初,河北省考古部門發掘徐水市劉伶醉酒廠里的釀酒遺址,最早的年代確認為金元時期。據此可以把白酒出現的年代改訂為金代,比元代提前了大約100年。
2012年4月,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吉林省大安酒廠老廠房遺址和以往出土資料進行了調查、發掘和研究,最終確認是一處遼金時期的釀造燒酒作坊遺址,這樣就比劉伶醉古遺址的年代又往前提了一段時間。
如果把目前經過考古發掘的古代燒酒遺址逐一標在地圖上,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北方地區燒酒遺址的年代早,南方燒酒遺址的年代晚。其中似乎隱藏著一個由北往南傳播的過程,不過這種推想還需要得到考古發現與研究的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