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逢節必祝福的我們,但在清明、端午時,很多人往往因脫口而出的“節日快樂”而尷尬。其實清明節也未嘗不可說,各位先別著急罵。
等我分析完以下幾點,看你快不快樂。
第一,因為這個節日,全國人民多放一天假。
第二,人類最原始的有兩種信仰—天地信仰、祖先信仰。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和春祭禮俗,在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的萬年前的墓葬是中國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萬年前已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
而清明節的真正盛行是在唐宋以后,隨著歷史歲月的變遷,融入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風俗。
原本,祭掃這個事情是在寒食節——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
但是,古代黎民百姓在寒食節完成這件事沒有問題,因為祖先死后就埋在自家旁邊,官員可麻煩了!中國古代實行“異地調任”制度,你是哪里的官員,只能調到別的地方去。對那些想盡點孝心的官員來說就慘了,一來一回耽誤了上班時間。于是,在唐代,皇帝決定延長寒食節假期來解決問題,由于碰巧清明寒食挨著,所以唐玄宗李隆基于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二月下令:“寒食、清明四日為假。”這等于將假期擴展到清明后。
到了唐代宗大歷十二年(公元777),皇帝更是直接下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并第一次明確清明寒食一體:“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這之后,人們在清明時節祭祖成了常事。再往后,清明逐漸由附屬于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
那么上巳節又是怎么被吞并的呢?上巳節,起源自上古的中國。當時中國實行干支記年,上巳節時間就在三月的第一個地支為“巳”的日子。又因為大部分時間都在每年的陰歷三月初三前后,所以后來三國魏就定在三月三,所以民間又稱“三月三”。
在上古的時候,先民們在三月三主要要進行的活動是“祓禊”。祓禊,古代中國民俗,祓——古代為除災求福而舉行的一種儀式;禊——古代春秋時期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所以祓禊的主要內容為在河邊舉行清除不祥的祭祀活動。后來演變為在這個日子沐浴,采蘭,踏青,嬉游,飲酒等活動。
由此可見,踏青本來是屬于上巳節的。
同樣是在唐朝,雖然將寒食節延長至清明節,但上巳節這個重要的祭祀活動沒有給到假期,于是很多官員索性就將上巳節的內容也遷至寒食-清明這個假期。于是,清明節又繼承了上巳節踏青,嬉戲,洗澡等內容。
在我國北方,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寒食節的冷食習慣。山東,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南方部分地區有吃青團的風俗。
所以,除了祭祖,清明節在全國各地還有踏青、放風箏、插柳、拔河、蕩秋千等不同的習俗,活動內容豐富有趣,吃食也多,堪比一次家庭團建。
第三,清明祭祖,按照習俗,一般在清明節上午出發掃墓,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具體流程可分為修正墓地-上香-上供品-敬酒-拜祭-放炮。各地各民族風俗不一,但都大同小異。
對清明節而言,酒是絕對不可以少的,此時的酒,是悼念的酒、祭奠的酒、思念的酒,而且必須嚴格遵照流程敬酒,如果打亂了敬酒的順序便是對祖先的大不敬。
一般情況下,一座墳敬一杯酒,七分茶八分酒,掌握度量即可,將酒灑在墓碑前。如果因為特殊原因沒能去墓地祭祀,也可在家中擺酒祭奠,俗稱“堂祭”,祭后族人聚飲。
清明飲酒是中國傳統沿襲下來的文化,這個時節,微雨落地,潤物無聲,不僅是緬懷先人的酒,也是舒緩疲憊、釋放壓力、迎來新氣象的酒。即使是古代頒布禁酒令時期,在清明這一天也是允許喝酒的。
第四,大多數人認為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掃墓莊重嚴肅,且與死亡和鬼神有關,祝快樂是不被允許的。
對此,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曾表示,清明是可以說“清明節快樂”的,這樣的說法其實已延續很長時間。相較而言,“不能說清明節快樂”,是近幾年才冒出的說法。
之所以有爭議,是因為人們對清明節的內涵了解不夠深。
清明節是春季最重要的日子,將掃墓與踏青等其他活動相結合,面對春天的勃勃生機,獲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撐。
況且死亡不是真正的永別,遺忘才是。
當我們擁有快樂的心態,也代表著有戰勝悲傷困難的勇氣。當我們有一顆真摯的緬懷的心,悲傷何謂,快樂又何妨。
(轉自天下純糧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