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兩會在北京如期召開。今年作為“十四五”的承上啟下關鍵一年,酒業如何維持高質量發展,人大代表又提出了哪些關于酒業的建議?佳釀網為您帶來最新盤點。
利用稅務工具給“高價酒”降溫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提交了一份關于利用稅務工具給“高價酒”降溫的提案。
丁佐宏表示,“高價酒”、“天價酒”的出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本逐利和無序炒作。由此形成的“泡沫”,給社會經濟穩定造成隱患,對產業結構升級極為不利。
同時,當下一些酒跨入“奢侈品”行列,演變出金融屬性,成為收藏標的,“買者不喝,喝者不買”現象較為普遍。加上一些經銷商為謀暴利,層層囤貨,進一步減少了社會流通量,嚴重影響了供需平衡。
此外,這類產品讓普通消費者可望不可及,使其成為少部分人的專屬,異化為“面子和身份的象征”,助長奢靡之風等。
針對這些問題,丁佐宏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是建議利用稅務工具為“高價酒”、“天價酒”降溫。建議相關部門對酒類行業以社會平均利潤作為參照標準進行征稅,超額部分則加以重稅。征稅要覆蓋全產業鏈,不僅是制造端,還有流通端,確保酒類行業稅收應收盡收。
同時,通過稅收杠桿作用,遏制酒類資本市場無序擴張,恢復“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產品本質。這樣可促使酒業企業回歸正常利潤率,不合理的利潤通過納稅上交國家,也可使逐利資本的圍獵行為降溫。
二是加強市場監管,加大懲罰力度。打擊通過囤貨、炒作等手段,故意哄抬酒價,進行投機倒把的牟利行為。
三、在全社會倡導健康文明的飲酒方式。加大理性飲酒、健康飲酒的宣傳力度,積極倡導和營造適度飲酒、文明飲酒消費生活方式。
規范資本進入白酒行業
今年兩會,江蘇綜藝集團董事長昝圣達在議案中建議,白酒行業有序健康發展,需要資本長期投入和資本市場的良性介入。
對此,昝圣達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積極支持國內白酒產業特別是白酒重點產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白酒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是我國資本市場投資品種和投資結構日益豐富,可以通過發行白酒企業的信用類債券,幫助白酒企業獲得低成本發展資金;不斷創新豐富債券品種,優化適合白酒企業的債券產品序列,支持白酒類非上市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的非公開發行。
三是在大力整頓資本無序流入白酒行業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建議監管部門從支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度,先行就適度放開重點產區特別是貴州等少數民族地區白酒企業在A股市場IPO、再融資、并購重組等工作進行研究。
并構建白酒行業自律與資本市場監管相輔相成的新發展格局,扶持白酒重點產區更好地穩就業、促發展、保民生,共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新征程。
關注生態釀酒
全國人大代表、舍得酒業總裁助理、生產保障中心總經理余東繼2021年提出《關于加強中國白酒文化遺產與知識產權保護》等建議之后,今年將目光聚焦在兩大方面——推動行業發展和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于推動白酒行業發展方面,余東建議加強白酒生態釀造,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市場秩序等行動。余東曾表示,對于白酒行業來說,生態發展理念從企業自律開始逐漸形成行業共識,生態釀酒成為白酒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對于白酒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議,余東提出,鼓勵白酒企業進行生態建設,樹立生態發展理念。同時,余東還建議企業不斷推進有關雙碳生產及具體執行標準,以綠色發展為引擎,走出了一條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余東去年提出的《關于加強中國白酒文化遺產與知識產權保護》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關注和反饋。
相關部門表示,贊同余東提出的推動中國白酒文化遺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建議。釀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白酒文化遺產是中國釀酒文化的重要載體,加強傳統釀酒技藝和老作坊等白酒文化遺產的保護,對傳承保護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
建立中國葡萄酒文化體系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洪江提交了一份《加大中國葡萄酒品牌建設與釀酒葡萄種植業扶持力度,促進我國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建議。
在談到中國葡萄酒發展現狀時,周洪江認為,國產葡萄酒共同面臨三大難題,即產量連續9年下降,家庭消費場景尚未形成,以及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認可度和消費信心普遍不足。
周洪江建議,加大對產業扶持力度,實現產業提質降本增效,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葡萄酒產業發展道路,重塑中國葡萄酒形象。通過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穩固產業,創造就業,促進我國葡萄酒行業和釀酒葡萄種植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應加大科研投入,優化品種和栽培技術,推進釀酒葡萄種植全過程機械化。
第二,建議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能夠對全國釀酒葡萄種植業出臺更多、更有力度、更有支持性的優惠政策或財政支持。
第三,加大品牌扶持力度,做大做強“中國葡萄酒”IP。爭取國家和相關部門設立葡萄酒推廣專項扶持資金和品牌建設基金,大力推廣“中國葡萄酒”這一公共品牌。
第四,規范葡萄酒流通市場,加強葡萄酒市場終端評價能力建設。建議采用葡萄酒中國鑒評體系標準,對中國市場流通的葡萄酒產品進行感官評價,在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塑造適合中國葡萄酒品質和價值的溝通語言。
“品質決定企業走得有多遠,營銷決定企業走得有多快,文化決定企業是否能夠深入人心。”周洪江表示,當前迫切需要改變的是,中國要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葡萄酒文化體系。目前葡萄酒行業幾個頭部企業在中國酒業協會牽頭下,已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了。下一步要加大這方面的傳播,包括酒與菜搭配、飲酒方式,形成中國的葡萄酒文化體系。
“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申報世界非遺
全國人大代表、女兒紅黃酒釀造運營中心主任章國強在今年兩會上表示,城市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也使得釀酒文化遺產、工業遺址等保護難上加難。如不盡快加以保護,將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為此,章國強建議,制定工業遺產及酒類釀制技藝針對性保護體系,對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法律頂層設計,加大懲處力度,提高違法犯罪成本。
從企業維權方面,要構建司法、行政、行業協作的保護聯動機制,充分運用現有的行政、監察、法律、社會輿論等多種手段,動員多方力量,共同打擊制假販假行為,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與環境。
同時,加強黃酒文化遺產挖掘,建議將國家級非遺“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各級政府應加大對中國黃酒產業的扶持力度,包括在科研立項中對黃酒產業科研經費扶持方面有所傾斜,相關科研院校、機構在黃酒基礎研究方面能投入更多的技術資源,實現產業提質降本增效,穩固產業,創造就業,重塑黃酒“國酒”地位,促進中國黃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章國強還呼吁國家各級政府部門扶持國粹黃酒發展,并希望借力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機構,通過商務活動、國際賽事、商品展銷等活動,根植黃酒深厚的文化底蘊,講好黃酒故事,推進紹興黃酒的國際化,把優質的紹興黃酒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并通過歐亞專列推廣到世界各國。
借助RCEP協定及中歐簽署原產地產品保護協定的契機,將這一最具中國特色的酒種利用各種海外活動、展示機會一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