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眼中,爛“泥”雖然扶不上墻,但往往一些東西放進泥里,就會別有一番風味,甚至價值也會截然不同,比如古董,叫花雞,還有酒。
古往今來,中國人都熱衷于把酒放進泥里發酵或窖藏,濃香型白酒多用泥池發酵,并且窖泥越老,酒味越香;大山里的女兒紅等米酒,人們也愛用山里特有的黃金泥混合谷殼加水做成的黃泥蓋封口,并藏于泥中十數年,這樣以令保存的米酒香味更加濃厚醇香。
你以為只有中國人會用泥?那是因為你沒有聽過外國的“酒泥陳釀”。
無論是白酒和洋酒,發酵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酵母在當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一環,而與中國白酒不同的是,外國人釀制葡萄酒的時候,還會將發酵完成已經死亡的酵母菌繼續用于釀酒,令其混雜著葡萄皮、果梗、葡萄籽以及酒石酸(Tartrates)等物質沉淀到容器底部,形成酒泥(Lees)。
酒泥,還被外國人細分為了粗酒泥和細酒泥。粗酒泥大概就是上述與果皮、葡萄籽等釀酒殘留物混合而成的物質,細酒泥則是去除了這些容易腐敗,影響酒質的物質后留下的酵母菌“尸體”,從而開啟“化作酒泥更護酒”的新使命。
死亡之后的酵母菌(酒泥),分解之后還能夠釋放糖和氨基酸,能使酒體更飽滿、更厚重,并且柔滑酒中單寧和生澀的酸,豐富葡萄酒香氣的復雜度,加上葡萄酒陳釀期間與酒液和橡木桶保持良好接觸,甚至能給葡萄酒帶來如同奶油蛋卷、餅干或者面包般的味道。
“酒泥陳釀”是一種較為罕見的釀酒技術,大多只適用于白葡萄酒,主要源自法國勃艮第的霞多麗(Chardonnay)葡萄酒。
讀到這里,可能又會有朋友不禁疑云頓生,想起自己也喝過不少白葡萄酒,酒液從入口到入喉之間來回轉動,并沒有感覺喝到什么沉淀之物,難道自己喝的不是純正的法國白葡萄酒?
并不是,因為酒泥雖然為葡萄酒貢獻了不少風味,但最終為了不影響賣相,還是會在上市之前經歷一道“除渣”工序的。
“除渣”,通常會伴隨著換桶來進行,一般法國經典的換桶周期是在11月至12月進行第一次換桶,第二次則是在3月份,第三次在6月份,最后一次在9月份,最后才會將葡萄酒放入酒窖中陳釀。
“除渣”的過程也挺有趣的,先是將酒瓶的頸部浸入冷凍的冰水中,讓酒泥被凍住,然后將酒瓶翻轉過來瓶口朝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掉瓶塞,堵在瓶口的酒泥會第一時間被氣壓擠出來,而酒液和酒氣則得以保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除渣”的日期也是酒莊展示其釀造的酒品質和風味特點的一個標志,其“除渣”的先后時間也會對酒中新鮮水果的風味和餅干、奶油卷的綿密風味有所影響,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試著分辨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