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源遠流長、從未間斷,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眾多的文化值得我們繼承和發展。《漢書》中記載“百禮之會,非酒不行”;曹植在《名都篇》中寫道:“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自古就有很多關于美酒的詩詞歌賦,可見,酒,有許多不得不說的文明。
而到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社會,漢服文化、節日風俗、孝文化等好像大家對其需要弘揚沒有過多的爭議,而是一提起酒文化,大多數普通人都會大喊一聲“達咩”,并不是很想了解,原因就在于現在錯誤地將酒文化與酒桌文化混為一談,不少打工人都有在不得不參與的應酬中被所謂的酒桌文化支配的恐怖經歷。
既然說是錯誤地將酒文化與酒桌文化混為一談,那么酒文化到底是什么呢?其實,酒文化是集酒自身物質特征和精神內涵相統一的文化,是包括酒的釀造、消費、銷售等過程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并不是酒桌上的社交文化。
以酒鑒風味、品質
我們做什么事都講究品質,讀書要讀好書、買車要看性能,那品酒自然要品鑒其口感和風味,從而看出酒的釀造品質。諸如茅臺、五糧液、劍南春這樣耳熟能詳的老牌名酒自然不用說了,在現在日漸趨向年輕化的白酒市場,想要長紅的年輕品牌也決不敢在作為酒文化之基礎的品質上掉以輕心。
就拿粱大俠這一新興的品牌來說,入口十分柔順、飽滿,口感潤滑,酒液抵達喉嚨的時候很舒服,沒有灼燒的感覺,感覺胸口有一種熱乎乎酒味升騰上來。飲完后不上頭、不口干,舌頭會有淡淡的回甜,醇厚綿柔又甘冽凈爽,余香悠長。雖是年輕品牌,但在口感、品質上也毫不含糊。
可見,酒不像主食般追求吃飽,而在于吃好,以酒鑒風味、品質就是第一層酒文化。
消費者以酒悅己
現在越來越多新時代女性認為,把自己收拾、打扮得美麗、得體是為了讓自己看了開心、愉悅,是為了悅己,而不再完全是“女為悅己者容”了。這種思想同樣存在于其它方面,如“借酒澆愁”、“今朝有酒今朝醉”、“醉翁之意不在酒”,飲酒也多是因為自身愛好,或排遣愁悶,或享受生活,又或者借酒抒懷,總而言之,也是為了悅己,這就是以酒悅己的第二層酒文化。
試想下,手中捧一瓶發著淡黃亮光的酒,酒瓶細看,流轉著獨特的琥珀光澤,還有如酒液般的水紋,又像年輪,整個瓶型敦厚不張揚卻又張力,瓶上還附有活靈活現的大俠形象,淡淡的光芒渲染著仿若你就是那位大俠,個性灑脫、行俠仗義,心情將何等愉悅,何等快活!
以酒入江湖
誰不想提一壺酒、攜一把劍,仗劍走天涯呢?仰頭看街頭的“有朋友,共走江湖”和大俠IP會心一笑,累了就在“江湖小館”歇歇腳,與志同道合之人喝小酒、侃大山、抒情懷,睡醒后也無醉酒的不適,揮一揮衣袖,邁出小館,繼續啟程,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古來圣賢皆寂寞, 唯有飲者留其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酒,自古以來酒文化與俠文化就密不可分,而大俠都是江湖中人,恣意隨性的,那么,以酒入江湖,便是第三層酒文化。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其背后的文化意涵,“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古今傳承了幾千年的酒文化,蘊涵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與民族情結,寄托了飲酒之人的思緒與情懷。上述的三層酒文化,只是管中窺豹,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