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酒不知道什么時候漏了液,瓶封蹭上了斑斑點點的酒漬,本來漂亮的酒標也染上了顏色,太太太生氣了!”
“而且看這個樣子,酒應該也不能喝了,只能扔掉了!”
停!
別扔!
漏液的葡萄酒到底能不能喝,只有開瓶了才知道。可別收獲了可回收垃圾,卻錯過了一瓶好酒。
漏液是怎么回事?
漏液,顧名思義就是酒瓶里的葡萄酒以不正常的方式漏出來,還會在酒塞、酒帽、瓶頸與酒標上留下臟臟的酒漬。
這主要是由酒塞的密封問題造成的。而密封問題,又可以具體追溯至酒塞自身(品質種類、大小不合、干燥收縮),以及環境問題(葡萄酒經歷了高溫或劇烈震動)。
漏液的葡萄酒還能喝嗎?
不開瓶就無法斷定。
漏液后口感不受影響的葡萄酒是有的,所以不要輕易放棄一瓶漏液的葡萄酒。
人們之所以認為漏液的酒會變難喝,依據其實就是:密封有問題的情況下,酒液漏出的同時,外部的氧氣也有機會溜進瓶里。而眾所周知,過量的氧氣會導致酒氧化變酸,味道衰敗,顏色暗沉,給喝酒的人非常不愉悅的感受。
有些葡萄酒出現輕微的漏液,可能是在運送途中顛簸震動導致的,瓶中進入氧氣少,且沒有受熱。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讓酒先靜置幾天,度過暈瓶期,之后盡早打開,在確定沒有變質的情況下盡快飲用。
但如果是頂塞且漏液嚴重,就不要打開了,可以整裝發回酒商處,協調更換一瓶無漏液的葡萄酒。
漏液的就是差酒嗎?什么情況下會漏液?
有人偷偷想:“你的酒漏液一定是酒莊不行,我只喝名莊,名莊怎么會漏液呢?”
那倒也不是。
就像前面提到的,葡萄酒漏液主要是內外兩大因素影響:于內,有酒塞自身的問題,酒塞的品質、大小不合、過于干燥都會引起漏液;于外,有環境條件,經歷高溫或劇烈的震動也會導致漏液發生。
而高溫和震動顯然是在運輸倉儲途中發生的,與酒莊廠家可無關,好酒也難逃此劫。
而對于能規避TCA污染的合成塞,援引《釀酒人雜志Wine Maker》,這種酒塞比傳統軟木塞漏液更嚴重——合成材料的壓縮、再膨脹效果不如天然軟木,因此很難契合瓶口,會形成不完善的密封,更易導致酒液的提前氧化。
從技術角度來說,螺旋蓋被認為是更完美的封瓶方式。但由于在消費者眼中不夠古典浪漫,特別是在舊世界葡萄酒產區,許多酒莊并沒有采納螺旋蓋。
2 | 酒塞大小不合
大小不合,就會導致塞子無法緊密貼合瓶口,留下能讓酒液漏出的空隙。
通常情況下,酒塞半徑會比酒瓶口的口徑更厚,這樣做就是為了盡可能地填滿瓶口,防止酒液漏出酒瓶。援引酒斛老文,紅葡萄酒的軟木塞在半徑上會比酒瓶瓶口長1毫米,而對于香檳這樣氣足的葡萄酒,其半徑差更是達到1.5-2毫米之多。
3 | 軟木塞干燥
和上一條所述的原理類似,如果葡萄酒存儲在過于干燥的環境里,原本濕潤飽滿的軟木塞會變得干枯,繼而收縮,與瓶口之間出現不飽和的縫隙,這種形變也會讓葡萄酒產生漏液。
這一條對于消費者來說是相對可控的。我們不能確定酒在買回家之前倉儲環境是否濕潤,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買回家后把酒存放在相對濕潤的地方,同時注意酒瓶要躺倒平放,這樣酒液也會持續滋潤軟木塞。
4 | 經歷高溫環境
很多頂塞引起的漏液是在高溫的運輸途中造成的。如果在暴曬天氣下的汽車后備箱里放一天,瓶內液體受熱膨脹,軟木塞甚至會被頂出一大截,這種情況會引起嚴重的漏液與酒的變質。同理,在家儲存葡萄酒時要避開陽臺、爐灶等易高溫的場所,以免葡萄酒毀于自己手中。
5 | 經歷劇烈震動
同樣,路途顛簸也容易造成漏液。這一條通常也是在運輸途中發生的。一旦發生漏液,如不嚴重,應該盡早開瓶飲用。但如果是運輸過程中震動造成的漏液,葡萄酒也很大概率經歷了暈瓶,這時應該將酒靜置一段時間,隨后盡快開瓶飲用。
暈瓶 這通常是葡萄酒運輸過程中由于顛簸等原因造成的香氣封閉,是暫時的現象。如果等得及,最好是把新買來的葡萄酒靜置兩三天再飲用;如果實在忍不住酒癮,也可以借助醒酒來改善。
漏液能預防嗎?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買酒后預防酒的受熱、顛簸以及酒塞變干了。
要注意的就是平放葡萄酒,讓酒液持續浸潤酒塞;提供一個避光、避溫、避震、恒濕的存放場所,維護葡萄酒的良好狀態。
祝大家這輩子都不會遇到漏液的葡萄酒。
如果遇到了,愿它的口感美好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