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個: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勸酒、敬酒的白酒文化,喝酒在中國具有極強的文化屬性。
我最開始接觸白酒是在高中畢業升學宴的時候,那時候父親就鼓勵我喝。
來到大學以后,在班會團建的時候,通過一頓白酒,將天南地北的地緣融進了一個班級,一個寢室。那時候都是1元的紅星二鍋頭,10塊的牛欄山,20塊的老白干。大多數時候的感覺是難喝,又燒又辣喉。
大學畢業后,誤打誤撞進入了釀酒行業。釀酒這個這個行業的用酒量的真的大,領導也會拉上我,擋酒,而且遇到的全是酒桌上的人精,敬酒、勸酒的玩法層次不窮。
“初次見面喝一杯”“同學校友喝一杯”“領導敬酒喝一杯”“表現不錯喝一杯”“說話漂亮喝一杯”“多多幫助喝一杯”……,三天兩頭都有酒局,喝的酒檔次也都不低。
第一天喝酒,基本上是碰杯一飲而盡,只是感覺這些酒喝起來,很香,不辣喉,很柔順,喝著挺舒服,第二天身體雖然非常疲乏,但頭并不痛。
第二年喝酒,在香味、柔順的基礎上,多了一些酸甜苦辣的口感,味道更加濃郁了。
從第三年開始,酒就越喝越順,口感也好,回味也罷,怎么喝最順,怎么喝最舒服,喝什么酒配什么菜最爽口,逐漸清晰起來,喝酒就擁有了快樂的源泉,停不下來。
第二:大部分人都存在飲酒基因和飲酒成癮。
?
喝酒這件事上有兩個奇葩特點:
1、飲酒這事,是有遺傳基因的,我們稱為飲酒基因,它的遺傳率相當的高,只要父母有一個人愛喝酒,就存在飲酒基因。
有的人一接觸酒,就解放了這個基因,于是愛不釋手。有的人,隨著喝酒的次數和頻次逐漸增多,逐漸覺醒,就會慢慢地喜愛起來。
身體里面沒有飲酒基因的人,或許他也能喝酒,但是大部分要么對酒精過敏,要么身體里面缺少解酒酶,喝酒就臉紅。
這類人大部分是喝酒的時候,是很痛苦的。只有一小部分人,會打破這種限制,愛上喝酒這件事。
2、酒精是會讓人有癮的。
酒精酒精可以刺激人體的內源性阿片系統產生內啡肽,直接刺激多巴胺神經元,促進多巴胺的釋放,從而讓人產生快樂的情緒。酒精進入大腦后,通過多個途徑,最終影響了中腦腹側被蓋區(VTA)的多巴胺神經元的活動。此外與多巴胺系統相關的腦區還包括前額皮層(PFC)、海馬、杏仁核、島葉以及中腦一些其他結構等,也會收到影響。
第三:情緒影響。
?
不管酒好不好喝,情緒是需要宣泄的。
人有七情六欲,也有各種各樣的復雜情緒,就因為有了這些情緒,和變化多端的世事,才構成了我們精彩的人生。
在很多年以前,先祖就把情緒和喝酒這件事綁定在了一起。
打仗有立功酒;
打勝仗有慶功酒。
送別酒因為不舍;
交杯酒是因為愛意。
喜宴有喜酒。
喪宴有喪酒。
得意須盡歡。
失意須消愁。
獨酌、對飲、眾歡,各種情緒都可以酒與之相伴。
此外,我們是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的中華民族的各個民族都有著各自的傳統習俗,很多時候是離不開酒的。
大多數時候,硬要為我們為什么喝酒找一個理由,便只有“情緒”二字。
除了以上客觀因素以外:
酒不好喝,可能是因為你的酒沒有買對。 幾十塊一瓶的白酒,只有辣喉、上頭的感覺。
一個人獨處喝酒,也只能喝出個寂寞。 但是,好酒本身也是很好喝的呀,比如飛天、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這些名酒,沒有人會覺得不好喝。
最后送你一份白酒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