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這是詩仙李白筆下的成都。千百年來,這座古城流淌著數不盡的詩意。
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
這是詩圣杜甫對宜賓美酒的贊譽。翻閱中國詩歌史,字里行間始終氤氳著馥郁的酒香。
被岷江相連的成都市和宜賓市,1200多年前,唐朝的兩位頂尖詩人,用不朽的詩作,讓詩歌與酒香密切相連。
12月9日晚,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成都開幕。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
這是一次與眾不同的詩歌周,繼2017·天府詩韻、2018·成都與巴黎、2019·一個需要消除壁壘的世界之后,為了體現全球抗疫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擴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本屆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當晚,眾多中外知名詩人通過視頻連線,跨越山海,超越時差,朗誦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等經典詩作,共度詩歌之夜。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詩人。”“在人類正在經歷最艱難的時刻,詩人和詩歌更應該承擔起引領人類精神的崇高使命。”“為了促進全人類的和平、進步與發展,我們要用詩歌去打破任何形式的壁壘和隔離。”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說,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召開為我們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點亮了詩歌的燈盞,為我們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打開了詩意的大門,為我們共同抒寫時代的詩篇提供了交流的平臺。
作為推廣中華文化的踐行者,五糧液集團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繼續深度參與本屆詩歌周。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伯超說,中國是詩的國度。燦若星漢的詩歌作品,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傳承、最深刻的情感記憶、最美好的精神創造,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明寶藏。
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唐伯超致辭
唐伯超表示,自古以來,詩與酒有著不解之緣,詩酒聯姻,源遠流長,交相輝映穿越數千年歲月。作為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五糧液得天獨厚的氣候、水土條件,加上一代代的匠心傳承、一口口窖池的不間斷發酵,成就了“天人合一、中庸和諧”的極致品質,以及“天地精華、民族精神、世界精彩”的價值表達。從唐代的重碧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五糧液有唐詩的豪邁、宋詞的婉約、元曲的親切、明清的故事,濃縮了詩情畫意,沉淀了歲月滄桑。作為推廣中華文化的踐行者,五糧液將一如既往支持并深度參與“成都國際詩歌周”,助力其辦成更有時代性、更有國際范的重要國際文化交流平臺。
在人類的歷史上,詩歌一直伴隨著人們。越是苦難的時候,越出偉大的詩人。詩歌給人以慰藉,使人變得高尚,給人以活下去的力量。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曾說:“詩是平凡生活中的神秘力量。”
朗誦《對酒當歌》
公元755年,遭逢安史之亂,杜甫入蜀,在成都的浣花草堂寫下了關心百姓冷暖的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在一個黑暗雨夜,對人世間抒發了濃濃的溫情關懷。
1348年,黑死病襲擊佛羅倫薩,作家、詩人薄伽丘的父親和繼母都染病而死,他逃離了城市,躲到托斯卡納鄉下,寫出了傳世之作《十日談》;17世紀早期,黑死病迫使倫敦的劇院關閉,莎士比亞在一年內寫出了《李爾王》《麥克白》等經典劇作。
詩人晴朗李寒說,讀詩、寫詩,可以修復精神上的創傷,慰藉人們焦慮、恐懼、悲憤、絕望的心靈。今年,蔓延的新冠病毒改變了世界,肉身可以被隔離,但人們的情感無法隔離,人們借助詩歌,找到了共鳴。
詩人們用不同方式,寫下詩句,歌頌抗疫一線的救護人員,撫慰失去親人的人們傷痛的心靈,激勵人們勇敢堅強,努力戰勝疫情。
“我一直堅信詩歌的力量。”晴朗李寒說,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手中的燭火。如果沒有燭火,那就像丹柯一樣,燃燒自己的心。即便照亮不了多遠的路,也會讓他人看到你——你是人,你在前行。
美酒見證歷史發展,致敬時代英雄。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五糧液在白酒行業內率先馳援武漢,累計捐款9200萬元,并勇擔社會責任,組織下屬子公司轉產醫用防護服,緩解防疫物資不足的壓力。五糧液以實際行動寫下了一篇宏大的抗疫“詩篇”。
詩歌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鑒而豐富;文明在開放中發展,民族在團結中共存。在當今世界,人類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普遍的聯系中相互依賴,整個世界構成了命運攸關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今的中國,正在用她的開放與包容成為世界的榜樣;今天的成都,正以向世界開放的胸懷,擁抱著寫滿詩意的未來。(川經瞭望記者 楊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