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那么多年葡萄酒,你可曾想過,葡萄酒中究竟含有些什么?那些美妙的香氣,復雜的滋味,從一顆葡萄到一滴美酒的秘密,全在這里了……
水
水是葡萄酒最主要的構成,是酒中所有成分的載體,葡萄酒中的水分含量約占85%。在19世紀的歐洲,水經常被霍亂、斑疹傳染病污染,葡萄酒被當做最健康衛生的飲品,成了飲用水的替代品。
19世紀晚期時,專家們建議用葡萄酒給水消毒,在喝水前將水與葡萄酒混合6-12小時,這一做法在歐洲部分地區延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醇
葡萄酒中最主要的醇類物質自然是酒精。酒精是葡萄酒的主要影響因素,也是葡萄酒風味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一般來說,葡萄酒中酒精含量并不高,大約在8.5%-16%之間,葡萄成熟度、釀造方式等都會影響酒精的含量。
除了酒精外,葡萄酒中還含有其余醇類物質,含量最高的便是甘油。甘油是酵母發酵的副產物,有助于提升葡萄酒的口感和質地,能給葡萄酒帶來甜美圓潤之感。甜酒的甘油含量會更高。
另外,甲醇、高級醇及其余多元醇也會出現在酒中。它們有的是由葡萄本身帶來,有的則是發酵副產物。葡萄酒中的生青味、灰霉菌侵染帶來的蘑菇味,都與醇類物質有關。甲醇的主要來源是葡萄果膠,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葡萄酒中甲醇含量很容易超過標準,這也是為什么不建議自釀葡萄酒的原因之一。
糖
即便是干型葡萄酒,也免不了有殘糖的存在。葡萄酒中的糖分不僅僅來源于葡萄果實,還有部分多糖來自于酵母和其余微生物。
歐盟規定,殘糖量小于4g/L即可稱為干型酒。這些糖分可以柔化葡萄酒口感,平衡酒中酸度,也同樣為酒體做出了部分貢獻。
酸
葡萄酒中的酸是重要呈味物質,也承擔起白葡萄酒骨架的構成。在葡萄酒中有六種酸,以酒石酸占比最大。醋酸是葡萄酒中唯一的揮發酸,少量醋酸能夠起到提升葡萄酒復雜性的作用,過量醋酸則是葡萄酒細菌敗壞的表現。葡萄酒的酸度既與葡萄品種有關,也與環境氣候、釀造方式相關。
隨著陳年的進行,葡萄酒中的酸會慢慢衰弱,酸度是判斷白葡萄酒陳年潛力的重要依據。
酚類物質
提到葡萄酒的保健功效,一定離不開的就是酚類物質。它們既能賦予葡萄酒特殊的顏色和風味,還有益于人體身體健康,具有殺菌、抗氧化和維生素的一些性質,能夠預防心血管類疾病。
在所有酚類物質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單寧了。它是葡萄酒中澀感的來源,是紅葡萄酒的骨架,支撐起了紅葡萄酒的結構。單寧也是判斷紅葡萄酒陳年潛力的重要依據。
芳香類物質
葡萄酒中的芳香類物質是香氣的主要來源,相比起其它物質,香氣成分的濃度非常低,可這并不影響它們所發揮的作用。
香氣物質可以來源于葡萄品種、發酵或陳年,它們是組成葡萄酒風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蛋白質及氨基酸
蛋白質和氨基酸是生命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在葡萄酒中出現。紅葡萄酒由于有單寧的存在,蛋白質含量較少,白葡萄酒中含有各種蛋白質,大多來源于葡萄,不穩定蛋白的存在也是白葡萄酒渾濁變質的原因之一。
礦物質
葡萄酒中存在少量非有機鹽,例如鉀、氮、磷、硫、鎂、鈣等。不過,它們并不是葡萄酒礦物味的來源。科學家們有時會利用金屬成分含量,判斷某款葡萄酒可能來自哪個具體的葡萄園,對葡萄酒的追根溯源有重要意義。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和亞硫酸鹽是食品中常見的防腐劑,在葡萄酒中,二氧化硫不僅能抑菌,還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此外,二氧化硫也是酵母發酵副產物之一,因此絕對無硫的葡萄酒是不存在的。
關于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標準。整體而言,1 升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約為 80-200 mg,其中絕大部分可通過醒酒和搖杯散發,真正進入人體的含量非常少。
除了以上這些,葡萄酒中還會有其它少量的其它物質。在它們的和諧作用下,葡萄酒才有了你所見到的這般美味。
-END-
RVF新媒體編輯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轉載,請聯系“葡萄酒評論”微信后臺。
部分圖片選自公共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