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抖音上看到一位同行女老板,每天在宣貫的就是茅臺可以升值的概念,并以此作為噱頭做融資理財。我們拋開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在假設不違規的前提下,從純粹的市場角度來看待這種方式,其實并不可取,甚至不夸張的說這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
當然這件事不止她在做,實際上茅臺圈里很多人都在向消費者傳遞這樣的信息,只是她的做法更加明確——買了我的貨,升值了我拿走30%,賠錢了,我倒貼30%。而其他茅臺人一般都是“你買回去肯定能升值。”
甚至有人宣稱投資茅臺勝于房地產。
其實這是風險很大的。
茅臺畢竟曾經從2000多一路跌破819的出廠價,生肖雞年也曾從4000多一路跌回2700。對于茅臺是否能作為理財產品出現,我一直是存疑的,甚至是反對的。作為快消品,茅臺的本質是飲用,假如脫離了這個本質,讓他變成理財產品,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價格一直飆升的預期,而是失去了飲用價值之后的社會庫存量不斷增大。作為消費品如果不能去消耗,只需要四年的時間,就可以把社會存量變成負擔,導致套現拋售,最后一地雞毛。
最明顯的產品就是生肖茅臺,為什么生肖茅臺在雞年變成一地雞毛?第一個原因就在于馬羊猴三款產品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資金,周轉率降低;第二個原因是生肖十二年的戰線太長,資金盤太大;第三個原因就是上漲速度過快,透支了未來;第四個原因就是社會存量的增加,開瓶率大跌,變成了負擔。這也直接導致王子生肖迅速下跌。
酒的本質還是飲品,過分強調投資屬性,最后坑的肯定是酒廠與投資人。
而且更有甚者,酒商們不斷推陳出新號稱某款產品口感與飛天一致,拉升茅臺系列酒價格。
這種理念正在導致茅臺的稀缺性成為笑話——飛天以上產品年年宣稱產能不足,市場供不應求,卻用來生產與飛天口感一致的系列酒?這基酒究竟是產能不足還是過剩?假如一瓶三百多塊的酒(比如珍品王子酒)口感真的與飛天一致,那珍品王子的出廠價應該上調到不低于900才對得起茅臺產能的稀缺。否則就是暴殄天物,甚至是導致國有優質資產流失。
現在的問題是,不但茅臺圈里人在騙自己,還要出去忽悠別人,共同努力把茅臺產品變成理財工具,讓消費者變成持有人,最后茅臺沒有人喝了,家家戶戶都有點茅臺產品,這是轉嫁庫存呢吧?
茅臺酒不是不可再生資源,也不是生活必需品,甚至會逐漸成為非社交必需品,而是源源不斷投放市場的消費品,消費品的本質如果不是喝,那么茅臺類產品應該繼續減少經銷商,減少產能,減少市場投放量,由廠家操盤。
茅臺酒這幾年持續上漲的原因比較復雜,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是原來800塊錢確實不貴,價值被低估,上漲屬于回歸常態,而不是持續不斷的上漲。
如果一款產品可以每年升值達到30%以上,精明的商人們自己抵押房地產貸款、借錢,號召七大姑八大姨悄悄都去壓茅臺好了。商人們也不要造什么汽車,搞什么互聯網,都去囤茅臺多省心?難道一個賣酒的,境界已經達到了要帶動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地步?如果是這樣,我還是建議給一個“感動中國人物”吧。
一瓶酒不足以承受太多的期待,賣酒就是賣酒,非要搞成拉人頭入伙?非要賦予一款產品多余的價值,為的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