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都是用葡萄釀成,除了少數的加了烈酒外,其他都很純,只是葡萄酒的純與不純有著更細致的劃分。哪一種葡萄酒最純,不是內行人是不太容易分辨的。就像現在的女孩已經不再向往純純的愛,我們這個講究拼貼混合的時代,純粹還具有什么樣的價值呢?應該還有吧!媽媽最愛的還是純金的項鏈啊!老爸也總是非純綿的polo衫不穿。可是,我們都知道純金項鏈不比妹妹的chanel菱格紋k金戒指值錢,弟弟加了30%coolmax的混紡籃球背心是純綿polo價錢的兩倍。也許,是該覺醒的時候了,純純的年代早就逝去,越純的東西,似乎已經越來越沒有價值了!不過,對于老葡萄酒迷們來說,最值得慰藉的是,純粹風格的葡萄酒,到現在都還沒有過時。
在法國,因為有aoc葡萄酒法定產區的保護制度,一個產區,用什么葡萄,是否只能用同一個葡萄品種來釀酒,都已經依據地方傳統被規定成不變的法規了,純與不純的問題,其實,是由上天和歷史決定的,而不是葡萄農的自由意志。總之,在法國,混合多種或是單一葡萄,完全看自然環境。依據法國的釀酒理念,認為產自涼爽氣候的葡萄在風味上的均衡感比較好,而且釀成酒之后有比較多的細節變化。相反的,在炎熱氣候下,單一種葡萄比較難維持均衡感,如果要釀成較協調精致的葡萄酒,就必須混合不同的葡萄品種,透過調配,以取長補短的方式釀出最精彩的酒來。也因此,在涼爽的北部,除了香檳之外,全部都是采用單一葡萄品種,溫暖的南部產區則是習慣混合多種葡萄。
單使用黑比諾(pinot noir)的勃艮第以及混合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梅洛(merlot)等葡萄的波爾多,一北一南,是最典型的兩個代表。一條劃分單一品種與混合品種葡萄酒產區的線,從盧瓦爾河與波爾多之間,自西往東南,斜穿過山地,在瓦倫斯市(valence)南邊越過羅訥河,往阿爾卑斯山而去。這一條看不見的界線,將法國的葡萄酒地圖分成濃郁的南部風格和精致的北部風格,而同時,也將羅訥河產區切剖成南與北兩個截然不同的典型。有著地中海炙熱艷陽的南羅訥河,生產著全法國最豐滿熱情的紅酒,同時混著數種、甚至十多種不同風格的葡萄品種。而深處大陸性氣候區的北羅訥河卻是強勁結實、且帶點高雅品味的嚴肅格局,不論紅酒或白酒,大多是單一葡萄的solo演出。
在法國葡萄酒界,這樣的法則,有如天經地義般的教條,即使到了21世紀,想挑戰的,除非打著傳統的保護傘,不然都注定要成為叛逆狂徒。雖然法國左派已經連續多次大選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帶著種族主義的極右派也依然如洪水猛獸般地被看待,但是在法國葡萄酒的領域里,卻依舊漫布著有如極右派一般的森嚴律條,aoc法定產區制度看起來好像是“葡萄種族純化主義”般,規定著每個地方葡萄的純度。這樣的情況在同是歐洲傳統葡萄酒大國的意大利,就顯得松散一些,有著更多的自由主義氣息,每個產區的葡萄酒都充滿著傳統與叛逆同時拼貼的吵鬧紛雜。
我們還能繼續喝著這許許多多風格純粹的法國葡萄酒,其實,真要感謝這些嚴格的極端律條,讓有時創意淋漓的法國人得到應有的節制,不會因為一時的狂想而毀壞了數百年的傳統。不過,我們都沒有忘記,曾經打碎純粹,有如巨型怪獸般擠在巴黎舊市區里的蓬皮杜中心,或是盧浮宮廣場上閃亮摩登的玻璃金字塔,其實,都早已經融入市民的心中,成為傳統的一部分了,更不要說更早之前的巴黎鐵塔和圣心堂。面對著新時代里,來自全球葡萄酒產區的嚴酷競爭,許多法國酒莊請求松綁保守的葡萄酒法令,好讓他們有更多的自由空間放手一搏。也許,革命的時候真的到了,讓人好奇地想看看,當法國的葡萄酒業在他們巍巍聳立的舊宮殿上架起新金字塔的同時,會用何等的創意,保留住他們最珍貴、純粹的葡萄酒資產。
作者:巴黎第十大學葡萄酒經濟與管理碩士,法國葡萄酒大學專業侍酒師,臺灣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法國食品協會(sopexa)葡萄酒講師,現為葡萄酒專業自由作家。主要著作有《葡萄酒全書》、《酒瓶里的風景》、《城堡里的珍釀》和《開瓶》等。《開瓶》簡體中文版已由重慶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