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后,在我身邊很多喝酒的都是80后和90后,他們都比較喜歡喝低度酒,因為低度酒適口性比較好,而且還能多喝。所以作為張弓低度酒的傳承人,我也比較熱衷于低度酒。”這是郭廣闊見到記者說的第一段話。
作為我自己,從小到大經歷過很多酒局,無一例外都是低度酒,可能是受地方飲食習慣的影響,時至今日我都不太能接受高度酒,我個人比較喜歡40多°得芝麻香白酒。其實在我國的白酒釀造史上,低度白酒的誕生并不久,在上世紀70年代,國內白酒度數基本都在60度以上,比如65度的二鍋頭、63度的汾酒、60度的五糧液等等,而世界上其他品牌的蒸餾酒,比如說白蘭地,伏特加,威士忌都在40度左右,所以白酒外銷很少,對老外來說,度數太高了,外銷的白酒基本上被華僑消化掉了。
為了把白酒推向世界,周總理就提出了開發低度酒,要改變中國白酒都是燒刀子”“悶倒驢”這種白酒度數高的印象,指令下來之后,張弓和五糧液酒廠率先開始研發低度酒,當時也有不少酒廠也研究,但都做不下去,因為白酒降度,最大的問題就是酒體渾濁和口味寡淡,其實把低度酒做到低而不淡,低而不寡是非常難的,這點經常喝老酒的都知道,特別是長期存放以后,低度酒水味特別重,但38°的老古井貢真的值得一試,真的是低而不淡,低而不寡。
當時張弓在加槳降度之后,就把白酒送到寧陵雪糕廠,用那里的冰箱把酒降溫到0下18°,酒里面就會形成大量絮狀物,然后用脫脂棉過濾,這個過濾又會帶走一部分酒的風味,讓這個酒體更加淡薄,但為了響應號召,張弓酒廠還是經過艱難的探索,經歷了數百次實驗,采取冷凍過濾工藝,最終克服了白酒低度化的技術難題,最終在1973年成功研究出了38度張弓酒,從這里開始,中國第一瓶低度白酒誕生了。
說到這個低度白酒,洋河酒廠廠長梁邦昌表示,河南是低度白酒的發源地,1973年河南張弓酒廠廠長郭宗武,通過加槳降度和低溫過濾技術,率先在國內攻克了低度酒的技術難關,在1975年,38°的張弓大曲一上市就奠定了低度鼻祖的地位,低度張弓開始暢銷全國,在當時豫酒振興、低度酒崛起的時帶,張弓這個低度酒的創始者,奠定了自己“張寶林”時代,豫酒老大的地位。
從低度白酒誕生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了,時至今日,國內市場上42°以下的白酒占比達到50%以上,算上50°以下的白酒,已經占到了市場90%以上,白酒泰斗梁邦昌也說:中國白酒市場,低度酒和白酒低度化發展趨勢已經勢不可擋,不可逆轉了。
那么對白酒低度化影響最大的政策有哪些呢?
關注大柚子的白酒江湖。
我們下期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