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品鑒葡萄酒時,經常會用“類似黑色莓果”來形容一款紅葡萄酒的香氣或口味。可是,在現實中,總會有人感嘆:"根本沒聞過黑加侖或黑莓是什么味道啊,怎會感受葡萄酒確切的味道?"
事實上,就算是侍酒師也是如此。畢竟品酒理論是由法國人制定的,表達用語也自然都是以法國人熟悉的事物為主。對我們而言,理所當然會有從未見過,或是從沒聞過的東西。
但是,寫品酒筆記并非是用自己熟知的東西來形容,而是要采取人盡皆知的表達方法。也就是說,我們只不過是遵照法國人定的理論來形容罷了。
感性的人能參考自身經驗,創造出獨特的表達方式。比如說,有人曾用“蕎麥的花蜜”來形容葡萄酒的氣味。自創新的表達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品酒活動并非讓人發揮造詞創意的場合,其主要目的是分析葡萄酒。用“蕎麥蜂蜜”或者“四葉草蜂蜜”來形容葡萄酒時,葡萄的個性、釀造、產地、熟成會有差別嗎?沒有明確區別的話,“蕎麥蜂蜜”頂多只能算是個人表達方式。
沒錯,所有的表達方式都必須有明確的理由才行。接下來,我想跟各位說明,一般在形容紅葡萄酒氣味時,最重要的“紅色果實”的香氣所代表的含意。
●鵝莓--味道輕盈,以酸味為主體的水果。用來形容新鮮、年輕、酒體輕的葡萄酒。
●覆盆子--味道較為強烈,酸味也偏強勁。用來形容具濃縮感的年輕葡萄酒。
●藍莓--果實緊致。擁有酸甜平衡的味道。
●黑加侖--擁有甜味突出的香氣。用來形容不僅帶有酸味,也帶有甜味與層次感的酒款。
●黑莓--給人濃縮感強烈的印象。用來形容成熟度高的葡萄酒。
●黑櫻桃--甜味與澀味會比酸味還早散發出來。
按照葡萄的成熟度不同,品酒筆記中的表達方式會如上述所示,從鵝莓慢慢轉變至黑櫻桃。由此可知,比起尋覓能形容氣味的詞匯,更重要的是將香氣的變換過程表達出來。不同的香氣等級,套入能讓人推測出成熟度的莓果類型。換個粗略一點的說法,即便不知道黑加侖的味道,只要知道葡萄的成熟度為“偏中上"就能使用“黑加侖”一詞來形容。
品酒時若能讓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保持平衡,便能寫出更為成熟的品酒筆記,不過還是必須以客觀和理性為主,這也正是“品酒要在大腦內進行”的原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