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介紹酒之前,我先拿一瓶XX長的瓶裝白酒舉例,XX長黃標的全國零售價賣13元一瓶,其中光瓶子包裝費就花了5元,白酒成本在不到2元,除去國家的稅費,在有掛車物流到代理商手里,由業務員推銷到各大銷售網點,以10元價格批發到商戶手中,再以13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問題是這個酒還能抽獎,作為喝酒的您,用屁股去想想,能給你純糧燒的酒嗎?
中國白酒是怎么做的?
華夏歷史3000年以來,歷朝歷代的古圣先賢釀酒的首選材料都是純糧,而純糧釀造的酒有一點跟酸酯分離的裸體酒很有相似之處“它們的酒液都是渾濁的”,所以歷史上經常把酒稱做為——濁酒。
古法釀酒
到了元朝才出現了蒸餾酒,但釀酒工藝還是在純糧之中加入大曲、小曲或麩曲,然后在窖室中進行發酵,到了一定程度后糧食中的糖分會轉化成乙醇,酒漿初成后再進行過濾,入酒甑蒸餾。酒甑在古代又叫天鍋,形狀像個大蒸籠。在鍋中燒水,將加了曲精之后的酒糟放入到蒸鍋里,用鍋爐往蒸鍋里壓住蒸汽。乙醇的沸點是78.3度,而水的沸點是100度,所以在用蒸汽加熱的過程中,水還沒有沸騰,乙醇就已經先沸騰了,這樣就可以將酒從酒糟里蒸餾出來。乙醇蒸汽會順著鍋蓋上面的管子上行,經過冷凝后就得到了蒸餾酒。這就是傳統白酒的釀造工藝和原理。
這種酒的第一個特征是——用糧食發酵。因為糧食是固體的,而且釀酒的糧食都要整顆圓滿無缺,所以這種釀造工藝被稱為固態法,全稱是“純糧固態發酵法”。
這種酒的第二個特征是一定要加曲。什么叫曲?曲就是——糖化發酵劑。糧食里的淀粉和糖必須要經過發酵才能轉化為乙醇,而發酵需要有一個媒介來促進糧食的糖化,這個媒介就叫糖化發酵劑,也就是曲。曲和老百姓家里蒸饅頭用的酵母是一類東西。有一種說法叫“糧為酒本、曲為酒骨”,充分說明了“曲”的重要性。為什么曲這么重要?因為曲決定了酒的香味,曲里面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決定了酒的風格和味道。
▲大曲塊
曲有很多種。采用純糧固態發酵法釀酒時加的是大曲,大曲是用麥子高溫制成的,發酵期長,菌曲很長,微生物含量非常豐富。和大曲相對的是小曲,小曲是用米制成的,發酵溫度低,發酵時間較短。最好的酒當然就是大曲酒,小曲的發酵方式及微生物、微量元素的含量跟大曲是不能相提并論的。除此之外還有第三種曲,叫麩曲。大曲是用麥子做的,成本較高。而用麩子、米糠之類的東西也可以制成曲,用這種曲做出來的酒就叫麩曲酒。北京的公交車上有一則廣告,廣告詞是:“牛XX二鍋頭,朕喜歡,就是這個味。”商業廣告不必深究,但我們應該知道,二鍋頭屬于麩曲酒,皇帝是不可能喝麩子做成的酒的。
好酒在釀造工藝上的三個基本標志就是“大曲、純糧、固態”。這是傳統的釀酒方法。不過顯然現在的酒遠非如此簡單了,所以接下來我要說的才是重點之重。
就國家標準而言,醬香型白酒不能用水和酒精勾兌,只能用純糧釀造。我們到街上去買酒,什么價位的酒都能買到,但是請注意一點,它們的國標都是一樣的——GB/T10871。也就是說,無論什么價位的酒,都是按同一個標準釀造的,即純糧固態發酵法。
很多人喝了一輩子酒還是個酒盲,尤其很多退休的老同志,習慣于每天喝一點,他們不買很貴的酒,就在超市里買幾塊錢的廉價酒,甚至還會買用油壺裝的大桶白酒。喝哪一種酒喝習慣了,別人問起他們:“為什么喜歡喝這種酒?”他們大都會說:“這個好,喝了一輩子了,是純糧釀造的酒啊。”我只能非常遺憾地說:“那怎么可能!”糧食多少錢一斤?再加上那么復雜的制曲、發酵工藝,再說成本要多少?怎么可能那么便宜?
所以不添加任何化學原料和食用酒精的酒只有一種,那就是純糧燒白酒,技術上的全稱叫——純糧固態大曲型白酒。
很多人說:“我們農村有人拿糧食做酒。”這個我不否認,鄉下的確有很多人用糧食來釀酒,那也屬于純糧釀造,但它不是商業化產品,大家買不到。而且純糧釀造的酒也是有高低之分的。高粱是釀酒的最好原料,五糧液用的是高粱,汾酒也要用高粱,為什么?因為高粱釀酒是最香的,只有高粱皮里面含有單寧,其他的糧食都不含有這種物質。不同的高粱和高粱之間也是有區別的,糯高粱的市場價格已經漲到了4.2元一斤,而梗高粱每斤只要一兩塊錢。
什么酒是最次的?玉米做的酒是最次的(云南等地也稱為包谷酒),因為玉米做的酒特別烈。很多酒廠用液態法或者固液法做酒的時候,連玉米酒都不用。玉米酒精主要用在哪里?主要用于制作乙醇汽油,東北糧庫里面有大量的陳化糧,其中的玉米都被做成了乙醇汽油。
現在大多數酒廠用的酒精有兩種,一種叫薯干酒精,一種叫糖蜜酒精,這兩種酒精市場價格基本在4000元至5000元一噸。用98度的酒精勾兌50度的酒,要加一倍的水,那么500毫升的酒成本才一塊多錢,一噸酒加入的香精成本大概在200塊錢左右,這樣算下來,大多數液態法制成的酒一斤成本還不到2塊錢。但就是這樣的酒,配上華麗的包裝就敢標價上千元。
在中國比地溝油、三聚氰胺、蘇丹紅、瘦肉精更可怕的就是——白酒,很多東西都是非法添加的,而白酒液態法又是符合國標的,是合格產品,所以很多酒我們喝了之后會頭疼、口渴。
政府管理企業外行不要緊,液態法合法也無所謂,但要把知情權還給我們。白酒出廠的標簽上應該寫清楚釀造工藝是固態法、液態法還是固液法,這是明確白酒品質最重要的一個標準,而國家對此居然沒有要求,這證明政府的管理是業余的,這是對全國酒鬼最大的傷害。我并不是說液態法不好,但是為什么不寫清楚是液態法?
很多酒根本就不是釀造出來的,而是制造出來的。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做個實驗,站在酒廠門口盯三天,計算一下它有多少輛拉糧食的車會進廠,有多少拉酒糟的車出廠。酒廠必然是有酒糟的,釀酒的煙囪也一定是會冒煙的。但是現在很多酒廠沒有糧食進廠,也沒有酒糟出廠,煙囪里也不冒煙。到工廠里參觀一下你會發現,車間非常漂亮、干凈和整潔。
酒廠不可能是干凈的,酒廠里的酒師不管一個月掙多少錢,他的穿著都會和乞丐差不多,這與衛生和文明無關,老祖宗幾千年來都是這么教的。很多酒廠拍攝的廣告片里,酒師穿著中式唐裝的馬甲和絲綢的燈籠褲,拿著嶄新的鐵鏟在鏟酒糟,這只是一種毫無根據的臆想,酒廠是沒有這樣的工作的。首先,鐵鏟不能鏟酒,鏟酒糟的工具叫宣板,是木頭的,鐵鏟對于酒質會有影響。其次,酒廠里身份最低的人是鏟酒糟的,酒師不可能去鏟酒槽。
總結一句話,釀酒有三種方法:固態法、液態法和固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