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酒文化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從有文字開始,酒就已經存在了。
那么酒作為一種“有文化”的飲料,究竟是怎樣走過幾千年的風雨路呢?
一、先秦時期的酒文化
作為第一個世襲制的朝代,夏朝只留下了暴君夏桀嗜酒的故事。不過即使他是國君,他喝的酒現代人也未必會羨慕。
由于那個時候釀酒工藝十分落后,酒的過濾技術很不到位,夏朝的酒由于雜質偏多導致酒呈渾濁狀態,因此液體看上去偏黃,所以也被稱為“黃酒”。顧名思義就是“黃顏色的酒”。
到了商周時期,酒文化空前高漲,最有利的證據就是現在傳世的一些商周青銅器很多都是飲酒用的器皿。
《禮記》中就記載了那個時期出現了多種酒精飲料,包括米酒和早期的啤酒。而且對于釀酒,國家還專門建立了一套機構。
釀酒的機構中明確了釀酒的方法制度,有專門的技術人才,甚至對釀出什么成色的酒都有專門的規定,而且根據酒的用途還進行了分類。
比如因為祭祀或其他事情需要使用的酒不是直接讓人喝,所以釀造期很短、釀好后立即使用,因此被稱為“事酒”;
有些酒需要儲藏一段時間,就被稱為“昔酒”;
而貴族喝的酒需要經過幾道工序將雜質最大化濾出,所以酒質清亮,也被稱為“清酒”。而到了秦朝,由于商鞅討厭釀酒這種“浪費糧食”的活動,所以秦朝的酒文化非常凋敝,目前還算一段缺失的歷史。
二、兩漢時期
劉邦建立漢朝之后百廢待興,統治者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隨著天下安定經濟發展,百姓們的生活得到改善,家里有了余糧之后難免要釀一些酒。
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國家像壟斷鹽、鐵一樣壟斷釀酒、賣酒行業。
但這一政策只持續了十幾年,因為激起了廣大喝酒愛好者的反感。最后,漢武帝不得不讓步,將壟斷變為收專稅。
而且根據釀酒原料的不同,酒還被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其中以稻米釀的酒為最優。
張騫出使西域是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使團回國時從大宛引進了葡萄,因此“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葡萄酒出現了。
漢武帝非常重視葡萄的栽培,史料記載皇宮附近種的都是葡萄,借著這個“東風”葡萄酒的釀造也迅速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而曹操作為一代梟雄竟然憑己之力推動了我國釀酒技術的發展。當時他發現家鄉縣令家中釀造的酒口感非常醇厚,幾經打聽之下發現是釀酒方法不一樣。
后來曹操便將這種新式釀酒法獻給了漢獻帝。而這種釀酒的新法便是“補料發酵法”。
三、兩晉前后
三國屬于戰亂時期,所以各地都出現了一些禁酒的政策用以存儲糧食。但是那個時期照樣出了很多好酒之人,曹操便是其中的代表。
晉朝統一全國后,戰爭頻率減少。社會安定了糧食的存儲量便開始增多,因此釀酒這種消耗糧食的工作也逐漸增多。
比如官員孔群,他一年可以通過收租獲得700石糯米,換算成現在的重量相當于8.4萬斤。可是這么多的糧食竟然都不夠這位仁兄釀酒的!
同時,隨著酒業的再度繁榮,酒的名字也不僅是區分不同酒類品種的符號,文人們開始講求藝術效果,酒的名字也越來越美。比如梨花春、騎蟹酒、千里醉等。
四、唐宋時期
時間到了唐宋時,酒與文藝的聯系達到了空前的緊密,這是我國酒文化發展的特殊時期,也非常罕見。
那個時期的文人對酒的態度更加直白,唐代出名的李白、賀知章,宋代出名的蘇軾、陸游都將“酒”毫不吝嗇地加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在作品中用酒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與那些“文科生”相比,“理科生”則專業的多。
傳統黃酒的釀造工藝在唐、宋兩朝基本定型。尤其是宋朝出現了我國古代釀酒史上學術水平最高、論述體系最完整的黃酒指導“說明書”——《北山酒經》。
而宋人田錫寫的《曲本草》則重點記載了酒曲和藥酒相關的資料。這本書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記載了當時暹羅燒酒的相關情況,這為蒸餾燒酒的起源提供了佐證。
五、元明清
酒文化在元朝時也有比較突出的特色,比如統治者將民族特色的馬奶酒帶入了中原文化,同時元朝還盛產一種名為“答剌酥”的糧食酒。
明朝是釀酒業大發展的新時期,酒的品種、產量都大大超過以前。
由于明確規定了酒稅的收取標準,反而促進了釀酒業和賣酒業的發展。
“酒”作為我國一種世代相傳的特殊飲料,它見證了我國的歷史發展,同時自己也為中國文化貢獻了極為豐富的內容。但無論酒有多美好,都要記住那句話“不要貪杯呦”。
文章來源:歷史風云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