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很聰明,早在7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他們就用五谷、山泉釀造出了酒。
而在之后的歲月流轉中,酒的釀造工藝也隨著時代進步越來越精良;酒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黃酒、啤酒、白酒。
其中又以白酒為首,充斥在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式名酒更是曉譽中外,為人贊頌。
但并不是所有白酒都能有此殊榮,還有一部分酒,是當地人的心頭愛口中寶,而外地人卻直呼喝不下去。到底是哪些酒“混”成這個地步?今天就和大家來說說國內的這“3大怪酒”。
一、怪“黑”的—惠水黑糯米酒
眾所周知,云貴川是極盛產美酒的。貴州當地以醬香型為主,但還有一種酒因其特殊的香型和色澤讓人唏噓謂嘆。
它是精選惠水縣特產的高山黑糯米為原料,以名泉水釀造而成的純天然糯米酒。
高山黑糯米因特殊的氣候環境品質格外優良,名泉“清溪吐珠”清冽無雜質,通過32道傳統工藝糖化發酵、精釀使得酒醇味香成為了當地人的常備酒。
它色如琥珀,瑩亮清透,繼承了黑糯米的“黑”,也是因此色勸退了喜歡喝白酒的外地朋友們。
它雖然顏色上與普通白酒相差巨大,但是在口感香味上卻絲毫不輸。入口酸甜適口,酒體豐滿濃香,不澀不膩很好入喉,隨之而來的是濃濃的米香,回味無窮。
在當地黑糯米酒不僅是家中必備,逢年過節走親戚也少不了它,足可見當地人有多愛它了。
二、怪“憨”的—木臺厚道酒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用來形容木臺厚道酒是非常恰當的,這也是大眾認為它“憨厚”的不二原因。
在貴州茅臺鎮,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哺育出了獨一無二的好糧好水,為釀造優質好酒創造了天時地利,木臺厚道酒就誕生在這里。
它的釀造人更是師出有名。師承茅臺老廠長李興發,有著茅臺八仙之一的馮小寧最是擅長平衡酒體中的酸甜苦澀,木臺厚道酒便是經她之手勾調。
它選用貴當地特產紅纓子高粱為原料,只有它能夠承受住12987工藝的9次蒸煮,產生濃郁的醬香味,以赤水河優質水源釀造,酒體更顯香醇濃厚。
木臺厚道酒的釀造工藝也與茅臺相差無二,標準的大曲坤沙法,1年的釀造周期,165道工序,每一步都有嚴格的要求。
光是一步發酵,就需要攤晾、加曲、加水、堆積、測溫,方能入窖。如今繁瑣的過程還需打磨9次,只取其中7次酒,方成基酒。
之后還需再進行5年窖藏,才能拿來用精心挑選的陳酒勾調,不僅能夠將新酒中的辛辣刺激之味盡數抹去,還能更好地協調風味,提升酒質,出廠即老酒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入口的每一滴酒味道都醇厚飽滿,醬香幽雅,焦糊味混以花果味增添趣味,喝完唯留滿嘴的糧香引人回味。
也因為獨特優良的口感,一上市它便很快地俘獲了當地人的心,在當地挨家挨戶都囤過這種酒。但是它一心沉浸釀酒而忽視了宣傳,至今提起它外地人也會被它的“憨”所逗笑。
三、怪“膩”的—楊林肥酒
都說“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這話用在楊林肥酒的身上正好。
好好的一個酒,色澤碧綠,看起來清甜可口,非要起個“肥酒”,讓人聽起來就覺得是不是和廣東的玉冰燒一樣,里面加了“肥肉”,膩味的緊。
但事實恰恰相反,首先“肥”在云南人的口中是“強壯”的意思,其次它的前身是蘭茂的“綠酒”,采用了玉米、稻谷、大麥為原料,再輔以十余種中草藥釀成,所以才起了這個名字。
它色澤碧綠,清亮透明,入口香甜綿長,藥香清淡似無,酒味醇厚甘甜,入喉清爽不烈。
在當地楊林肥酒可謂是家中常客,招待朋友必不可少,但是由于其獨特的顏色以及名字被眾多外地人所忽視。
以上就是國內的3大“怪酒”,它們其實都是各有特色,只不過因種種原因而未被大眾所熟知,但如果你放下偏見去嘗試,或許會有驚喜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