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年輕時就愛喝酒,他在泗水(今江蘇沛縣東)當亭長期間,經常到酒店賒酒,一喝醉了便倒在地上睡個不醒。
有一次,他為縣里押送一批農夫去驪山服役,路途中不斷有人逃走。他想,如此下去,到了目的地怎么向上級交代呢!于是,到了豐邑西邊的湖沼地帶,他便停下來喝酒。晚上,劉邦對農夫們說:“諸位都走吧,我也打算逃走了。”盡管這樣,還是有十幾個農夫不愿意走而跟從著他。劉邦喝得酒氣沖天,當晚抄小路通過了湖沼地帶后,派往前面探路的人回來報告說:“有條大蛇擋住了去路,我們還是回去吧!”劉邦醉意濃濃地說:“好漢行路,有什么可害怕的!”于是趕上前去拔劍將大蛇斬為兩段。又走了幾里路,因酒性大發接著便倒地而睡。這就是劉邦酒醉斬白蛇的故事。
秦二世元年,陳勝起義時,劉邦在沛縣起兵響應,稱為沛公。當時輔佐他的有蕭何、曹參、樊噲、張良、韓信等文官武將。秦朝在三年內很快被推翻,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劉邦被封為漢王,占有巴蜀、漢中之地。不久,劉邦與項羽展開了長達五年之久的爭奪戰,于公元前202年戰勝項羽,建立西漢王朝,登上皇帝之位。
七年后,劉邦平息叛亂,榮歸故里,大擺酒席,宴請父老鄉親,并挑選120名兒童,教他們唱歌。酒酣之際,劉邦唱起了自編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如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席間,劉邦又唱又跳,并感慨傷懷地流下了熱淚,對在場的人們說:遠游的人,心里無時無刻都在思念著故鄉。我雖建都于關中,但日夜思鄉,即使千秋萬歲后,我的魂魄還是要回來的。所以我把沛縣作為湯沐邑,免除全縣百姓的徭役,讓他們世世代代不受此苦。劉邦的一番話讓鄉親們聽了,非常高興,就天天陪劉邦痛飲美酒。這樣連續了十多天,在劉邦要返朝時,鄉親們還執意挽留。臨別前,全城的人都送劉邦美酒,劉邦一見此景感動萬分,便叫人搭起帳篷,又與大家痛飲了三天后,才不得不與大家辭行。這就是流傳至今的高祖還鄉與高祖酒酣高唱《大風歌》的故事。
2.超級酒鬼劉伶酒風最具規模的當屬魏晉時代,“竹林七賢”中的劉伶因嗜酒如命同與那個時代揚名至今。劉伶,西晉沛國(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字伯倫,曾仕至建威參軍。其人豁達灑脫,非同一般。當時流行說“天下好酒數杜康,酒量最大數劉伶”,他的一生與酒同在。
據民間傳說,洛陽龍門伊川縣,南有九皋山,北有龍門山,東有鳳山,西有虎山,四山中點綴六泉,上曰古泉,中曰酒泉,下曰龍泉,左謂鳳泉,右謂虎泉,還有一個叫平泉。那時的杜康以泉水釀酒,并在九皋山下開了一個酒店,店門上貼著一副對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盅海底眠。橫批:不醉三年不要錢。
一天,劉伶路經這里,看過了對聯,便大搖大擺地走進店里說:“店家,拿酒來!”話音一落,只見店內一位鶴發童顏、神情飄逸的老翁捧著酒壇向他走了過來。劉伶看到如此美酒,抑制不住地高興,接連喝了三杯,還未等捧起第四杯,只覺得天旋地轉,不能自制,連忙向店家告辭,跌跌撞撞回到家中。
三年后,杜康到劉伶家討要酒錢。劉伶妻子聽到杜康來要酒錢,又氣又恨,上前拉住杜康說:“劉伶只因喝了你的酒已死去三年了。”并要帶他去見官。杜康拂袖笑道:“劉伶未死,只是醉過去了。”眾人不信,打開棺材一看,臉色紅潤的劉伶剛好睜開睡眼,伸開雙臂,深深打了個哈欠,吐出一股噴鼻酒香,陶醉地說:“好酒,真香!”
這故事自然是一個傳說,杜康與劉伶二人非同一時代,但我們從這個“演義”出來的故事中可看出,劉伶好酒到何等程度。
劉伶是個矮子,容貌又甚為丑陋,可才氣過人,他從不隨意與人交往,但自從認識阮籍、嵇康之后便認定為知己。以嗜酒、豪飲而聞名于世的劉伶,積畢生之愿寫下了著名的《酒德頌》,頌揚以飲酒為榮,酗酒為恥,唯酒是德的飲酒思想。宋人葉夢得說:“晉人多飲酒,至于沉醉,未必真在乎酒。蓋時方艱難,惟托于酒,可以疏遠世故而已。陳平、曹參以來,已用此策……傳至劉伶之徒,遂欲全然用此,以為保身之計……飲者未必劇飲,醉者未必真醉耳!”
3.醉吟先生白居易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貞元進士,歷官秘書省校書郎、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刺史、刑部尚書。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白居易一生筆耕不輟,著作頗豐。其中與酒有關的作品占有突出地位,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在他的勸酒詩中,《勸酒十四首》最為有名。此為詠酒組詩,共分為兩題,一為《何處難忘酒》,一為《不如來飲酒》,每題各七首,主要表達求閑、求靜、求無思慮、求無作為的老莊思想和佛家禪理。此外,他的《勸酒》和《勸酒寄元九》也頗不尋常。
白居易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醉吟先生傳》。文中醉吟先生,乃是其本人。他在《傳》中說,有個叫醉吟先生的,不知道姓名、籍貫、官職,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處有池塘、竹竿、喬木、臺榭、舟橋等。他愛好喝酒、吟詩、彈琴,與酒徒、詩客、琴侶一起游樂。事實也是如此,洛陽城內外的寺廟、山丘、泉石,白居易都曾去游歷過。
每當良辰美景他便邀客來家,先拂酒壇,次開詩篋,后捧絲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詩,一面操琴。旁邊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楊柳枝》,真是不亦樂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時乘興到野外游玩,車中放一琴一枕,車兩邊的竹竿懸兩只酒壺,抱琴引酌,興盡而返。在蘇州當刺史時,因公務繁忙,他經常一個人獨酌,以一天酒醉來解除九天的辛勞。他說:“不要輕視一天的酒醉,這是為消除九天的疲勞。如果沒有九天的疲勞,怎么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沒有一天的酒醉,怎么能娛樂我的身心。”接下來更多的則是同朋友合飲。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酒,是如此吸引人。一場雪眼看就要飄灑下來,且天色已晚,有閑可乘,除了圍爐對酒,還有什么更適合于消度這欲雪的黃昏呢?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獨酌無相親”,除了酒之外還要有知己同在,才能使生活更富有情味。杜甫的《對雪》有“無人竭浮蟻,有待至昏鴉”之句,為有酒無朋感慨系之。白居易在這里,也是雪中對酒而有所待,不過所期待的朋友不像杜甫那樣茫然,而是召之即來。他向劉十九發問:“能飲一杯無?”這是生活中那愜意的一幕經過充分醞釀,已準備就緒,只待給它拉開帷布了。這首詩可以說是邀請朋友前來小飲的勸酒詞。給友人備下的酒,當然是可以使對方致醉的,而這首詩本身卻是比酒還要醇濃。
白居易,“陶陶然,昏昏然”,本想在沉醉中忘卻世間事,但無奈“春去有來日,我老無少時”,恍惚間,“歸去來兮頭已白”。一代名流,于會昌六年八月十四日,在洛陽城履道坊白氏本家中仙逝。時年75歲。子孫遵遺囑,將其葬于龍門東山琵琶峰。河南尹盧貞刻《醉吟先生傳》于石,立于墓側。傳說四方游客,知白居易平生嗜酒,前來拜墓都用杯酒祭奠,所以墓前方丈寬的土地沒有干燥的時候,可見,詩人是深得后人愛戴的。
4.豪放酒仙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生于此。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
李白一生嗜酒,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極其傳神地描繪了李白。這四句詩,一寫出酒與詩的密切關系,二寫出李白同市井平民的親近,三寫出藐視帝王的尊嚴。因此,百姓都很喜歡李白,稱他為“詩仙”、“酒仙”。為了稱頌這位偉大的詩人,古時的酒店時里,都掛著“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流傳至今。
關于李白與酒的傳說很多,其中有這樣一段故事:李白在長安受到排擠,浪跡江湖時,一次喝醉酒騎驢路過縣衙門,被衙役喝住。李白說:“天子為我揩過吐出來的食物,我親口吃過御制的羹湯。我賦詩時,貴妃為我舉過硯,高力士為我脫過鞋。在天子門前,我可以騎著高頭大馬走來走去,難道在你這里連小小的毛驢都騎不成嗎?”縣令聽了大吃一驚,連忙賠禮道歉。
李白一生寫了大量以酒為題材的詩作,《將進酒》、《山中與幽人對酌》、《月下獨酌》等最為大家熟悉。其中《將進酒》可謂是酒文化的宣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如此痛快淋漓豪邁奔放。難得的是,李白在這里極力推重“飲者”。為了飲酒,五花馬千金裘都可以用來換取美酒,其對于酒之魅力的詮釋,確已登峰造極。
飲酒給李白帶來了許多快樂,他在詩中說“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高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要“莫惜連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春芳”,要“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一會兒“高談滿四座,一日傾千觴”,一會兒又“長劍一杯酒,丈夫方寸心”。這使我們感到酒已經成了李白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白的出現,把酒文化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他在繼承歷代酒文化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大量實踐,以開元以來的經濟繁榮作為背景,以詩歌作為表現方式,創造出了具有盛唐氣象的新一代酒文化。
李白六十多年的生活,沒有離開過酒。他在《贈內》詩中說:“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李白痛飲狂歌,給我們留下了大量優秀的詩篇,但他的健康卻為此受到損害,62歲便魂歸碧落。“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這就是李白,一個光照千古的詩仙酒仙。
5.“醉翁”歐陽修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24歲中進士,任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著有《新五代史》、《歐陽文忠公文集》等。
歐陽修是眾人皆知的醉翁,人們常常說“醉翁之意不在酒”,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寫下了他的名篇《醉翁亭記》。徜徉山水之間日子過得像月白風清,很愜意,仕途也很順利。轉瞬間十幾年的光陰已經過去,老來多病,好友相繼過世,政治上受誣陷,遭貶斥,憂患凋零,今非昔比。
歐陽修喜好酒,他的詩文中亦有不少關于酒的描寫。一首《漁家傲》中采蓮姑娘用荷葉當杯,劃船飲酒,寫盡了酒給人的生活帶來的美好。歐陽修任
揚州太守時,每年夏天,都攜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來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傳,傳到誰,誰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時,就飲酒一杯。這樣歡宴暢飲,直到深夜而歸。
慶歷間賈文元任昭文相時,常與歐陽修暢飲。賈知歐陽修飲酒時喜歡聽曲,所以預先叮囑一官妓,準備些好曲子來助興。誰知這官妓聞而不動,再三催促,仍就無動于衷。賈文元感到很無奈。不料在宴席上,這位官妓在向歐陽修敬酒祝壽時,一曲又一曲地獻唱。歐陽修側耳細聽,聽完一曲,飲一大杯酒,心情十分痛快。賈文元感到奇怪,過后一問,才知道官妓所唱的曲,全是歐陽修作的詞。
晚年的歐陽修,自稱有藏書一萬卷,琴一張,棋一盤,酒一壺,陶醉其間,怡然自樂。可見歐陽修與酒須臾不離
陶淵明,東晉人,詩中有酒,酒中有詩。
他的詩篇,寫的飲酒生活,同樣有名氣,為后世歌之頌之。他雖然官運不亨通,只作過幾天彭澤令,便賦“歸去來兮”,但當官和飲酒的關系卻那么密切:其時衙門有公田,可供釀酒。他下令悉種粳以為酒料,連吃飯的大事都忘記了。還是他夫人力爭,才分出一半公田種稻。
棄官就無祿,喝酒就成了大問題。然而回到四壁蕭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攜幼入室,有酒盈樽”。但以后的日子如何,可就不管了。
(呵呵,居然流傳千古,大家都這樣,問題就嚴重了!)
蘇東坡是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酒徒。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們從他嗜酒如命和風度瀟灑的神態,可以尋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詩,他的詞,他的散文都有濃濃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樣,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為之銳減。
想要了解更多酒類知識請搜索香溢宏遠 www.jiutv.cn 或者加我個人 國洪勛 微信 13701089819 大家互相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