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釀酒是一項古老的釀造技藝,它不僅可見于我國的酒文化發展史中,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國家也有類似的釀造技藝和相應的傳統酒類傳承延續至今。在中國久遠的古代.我們的先人們就已經釀造出甘蔗酒。據晉代葛洪《西京雜記·卷四》記載:“梁孝王游于忘憂之館,集諸游士,各使為賦。枚乘為《柳賦》,其辭曰:……樽盈縹玉之酒,爵獻金漿之醪。”并在注釋中提到:“梁人作諸蔗酒,名金漿’。”據學者考證,諸蔗即為甘蔗。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寫道:“江離麇蕪,諸蔗猼且。”另外,我國現存最早的植物學專著、晉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中記載:“諸蔗,一曰甘蔗。”由此可見,我國在西漢時已有甘蔗酒,并以金漿命名,因此猜想這些甘蔗酒是金黃色的,且在當時已屬難得的美酒之列。
直到現當代,甘蔗酒的釀造依然在傳承延續著。據《廣東省志》記載,早在1935年之前,廣東南華酒精廠就以爪哇(屬印度尼西亞)甘蔗糖漿為原料生產白酒。目前可查的是陜西省鎮安縣、湖南省新田縣、云南省建水縣、廣西武鳴縣等地還有一些家庭作坊在生產甘蔗酒或糖泡酒,廣東省五華縣某酒廠以甘蔗為原料在生產甘蔗香型的白酒。從酒型上分類的話,中國甘蔗酒屬于清香型白酒類,與清香型糧食白酒相比,甘蔗酒的一大特色就是總酯含量較高,特別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的含量較高,使產品風味獨特、濃郁純正、品質優異,具有甘蔗獨特蔗香型的風格。我國的甘蔗酒基本上都是無色透明液體,有一種甘蔗濃郁的甘蔗果香味,但甘蔗酒的特有的辛辣味也非常顯著,品質與糧食酒相比有較大差距,所以難免在歷史發展長河中輸給了糧食釀造的白酒。
除了我國傳統的甘蔗酒之外,巴西的卡沙薩酒(Cachaca)和英國的朗姆酒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兩種以甘蔗原料釀造的酒類了。大約在公元1534年,巴西糖廠的工人利用糖廠丟棄的甘蔗第一次釀造出一種名叫“Borra”的酒,此酒的品質較差,主要供奴隸和下層勞動者飲用,在經過不斷完善其發酵、蒸餾、陳釀工藝后。在16世紀末終于形成為巴西中上層社會也可以接受的一種酒--卡沙薩酒。卡沙薩酒只有少量不經陳釀就推出市場,絕大部分卡沙薩酒都是經過陳釀這個步驟才出品的。朗姆酒則是一款以甘蔗糖蜜或甘蔗汁為原料,經發酵、蒸餾、陳釀、勾兌等加工步驟制得的世界名酒。據記載,早在公元前2000年,印度人就將甘蔗制的酒稱之為“Sidhu”。公元前300年,亞歷山大大帝將甘蔗、制糖技術、甘蔗制酒技術帶回歐洲,經由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15世紀中葉將甘蔗制糖制酒技術帶到了美洲新大陸,繼而在歐美地區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