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69年前的評酒會,誕生了八大名酒,時至今日,回首當時,仍然有許多不滿,多年以后的辛海庭先生在晚年白紙黑字的寫到,第一次評酒會的主持者:朱梅、辛海庭。這是不對的,是不太了解當時情況,缺乏歷史責任感的誤傳。
從1945年到1956年,這11年時間奠定了我們國家的白酒工業基礎,它由釀酒作坊到國營釀酒廠的轉變,在這期間發生的一件大事,就是1952年秋天舉行的第一屆全國評酒會,當時是由華北酒類專賣公司主持,這個公司隸屬于財政部中央稅務總局,也就是由國家挑頭舉辦的評酒會,也是含金量最高的評酒會之一,時至今日,收藏圈都是按照國內五次評酒會,來定義一瓶老酒的價值,但在1952年,我們顯然沒意識到問題所在,為了促進酒類產品市場,在白酒行業里面樹立榜樣。
建國三年后的秋天,第一屆全國評酒會提上了日程,我們從時間來看就會發現,時間太倉促,我們之前說過,從1945年到1956年這個階段釀酒作坊在干嘛,在成立國營釀酒廠,這就意味著很多大佬來不及參加,比如五糧液,玉冰燒,沱牌等等品牌,而且當時釀酒行業,各個方面的知識和人才都比較欠缺,評定標準也有失偏頗,沒有完善的評分體系。主要評比標準,第一;根據傳統,第二;市場信譽,第三;獨特的風格,第一次評酒會一共收到參賽酒種103種,包括白酒19種,葡萄酒16種,白蘭地9種,配制酒28種,藥酒24種,雜酒7種。
從這里我們也能看出,在當時白酒并不是主流酒種,當時主流酒種是露酒和藥酒,他們兩個占到參賽酒種的百分之50以上,白酒的普及經過了幾十年的擴張,才有了今天的版圖,但是一共103個參賽酒種,數量已經非常少了,在8,90年代,國內每個縣城都有酒廠,保守估計當時有4000家以上酒廠,相對而言,參加第一屆評酒會的酒廠多么幸運,不像現在,內卷如此嚴重,那么第一屆評酒會,一共評出了8款名酒,包括4款白酒,分別是茅臺酒,汾酒,瀘州大曲酒,西鳳酒,其余4款是紹興鑒湖加飯酒,煙臺張裕白蘭地,煙臺張裕紅玫瑰葡萄酒,煙臺張裕味美思酒,沒錯,一共評出8款名酒,張裕占了3個,張裕才是隱形的贏家。
這個主要是因為除了煙臺
張裕酒廠送來了葡萄酒樣品,其他酒廠沒一個送的,這讓張裕狂喜,滿載而歸,成為了最大的贏家,經過這一次評酒會,評出的八大名酒,在國內引起酒類行業的震動,樹立了好榜樣,造星運動十分成功,全國上下掀起了學先進,敢先進的群眾運動,把白酒行業推向了新高潮,對于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無疑是件好事,老百姓知道了什么是名酒,名酒在市場上的聲譽得到了提高,銷量增加,酒廠開始擴產,酒界開始呈現一派繁榮景象,評酒會也完成了它的使命,但由于我們評定標準,知識和經驗的缺乏,讓很多人認為1963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全國評酒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全國品酒會。
跟第一屆匆匆而來的評酒會不同,第二屆全國評酒會首次制定了評酒規則,他從評選的程序,數量、評審的過程和標準上都非常的嚴格,關于這些規則的制定,正是踏著前人的經驗和不甘而來的。
那么關于第二屆全國評酒會的故事。
持續關注大柚子的白酒江湖。
我們下期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