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年的臘八一過,各家各戶就該忙活起來準備過年了。
沒到這個時節,各種宴會聚餐也就格外的多。不管是親戚聚會、朋友小聚還是公司宴請,中華民族的傳統餐桌禮儀這會兒總是顯得格外重要。優雅、適度的用餐舉止,總是能在不經意間打動你的重要的客戶,或是未來的丈母娘。
這一期,我們整理一下中餐禮儀的講究,希望大家看著開心,如果有能幫上你的地方,那就再好不過了。
1.就餐前的講究
入座
中式宴會的座次通常不會事先框定,但落座方式卻非常有講究。通常,首席會留給輩分最高的長輩或身份最重要的客人,之后按照以右為尊,左側次之的方式依次排列。
傳統上,首席是餐桌上視野最好,朝南或朝東的位置(視房間格局而定);與之相對的位置則為末席,通常在上菜位置的右手邊,不同桌子的排列略有差異。
如果沒有人安排座位的話,可以先坐在末席附近,等主人家安排。另外,山東等地的正式宴席中還有賓主之分,主客和陪方座次交叉,如圖所示:
另外,在一些正式的場合,最好等首席的人坐下之后再入座。入席后,雙手盡量保持在桌面以上,但不要把手肘也搭在桌上。男同胞請注意千萬不要抖腿。
點菜
如果是家宴,自然是主人家一展身手的時候,只要溫馨熱情即可。但要是在餐廳吃飯,會點菜可就成了一門了不起的本領了。
拋去那些以一兩個特色菜為主打的小館,如果是在菜色較全的中式餐廳,以下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1. 根據人數點菜,不要鋪張浪費。視分量而定,菜品數量控制在比人數多1至2個菜較好。
2. 場面較為正式的宴席,涼菜、熱菜、湯以及點心最好都保持雙數,以求好事成雙之意。
3. 在開始點菜前,詢問大家的飲食禁忌以及特別想吃的食物。尤其記得詢問諸如是否有過敏,能否吃辣、動物內臟或海鮮,避免尷尬。
4. 類似年夜飯這種人多、重要的場合,保證菜色全面性,即“禽類”、“豬牛羊”、“魚類海鮮”各都至少一個菜,盡量不選擇重復的食材。點菜時可以詢問餐廳的招牌菜,在招牌菜的基礎上構建整體菜單。
5. 保證菜品口味多樣性,尤其是熱菜和點心要做到“有葷必有素”“有咸必有甜”“有零必有整”“有干必有濕”。不要求各類風味數量相當,但桌上菜色搭配平衡。比如有客人尤其想吃爆炒雞雜,那么牛羊肉可以考慮牛柳或者羊排。如果第一道點心選的是小籠包這樣的咸點,那么第二個點心最好是酒釀圓子或者楊枝甘露一類;如果先點的是八寶飯這樣的甜點,那么湯羹最好選咸的。這樣下飯菜和下酒菜皆有,各種口味的客人也都能滿意。
2.用餐的講究
作為禮儀之邦,我們在用餐時的講究同樣很多,而且不同地域各有特色。但總有一些禮儀,就像不能把筷子插在飯上、不能用筷子指人一樣,是全國通用的。
就餐時需要坐直,不能伏在桌上或躬身扒拉著吃飯,也不能癱靠在椅背上。吃飯過程中注意保持整潔,食物的骨頭、魚刺等等雜物最好先用餐巾接一下再放入骨碟中,不要直接吐。對于需要蘸料的菜肴,最好先用筷子分成小塊;碰過嘴的食物切忌再伸向公用料碟。咀嚼、喝湯時不要發出聲音。與人聊天之前,記得先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
另外,坐在老人或者小孩身邊的客人常常要負責給他們夾菜、勸菜。可以多準備一副公筷,即符合現代文明、又不失我們的傳統美德。
此外,提到筷子,我們曾經整理了常見用筷子的禁忌,還蠻有意思的:
疑筷:舉起筷子后懸空猶豫不決,這么做表示滿桌菜沒有可口的,是對主人不敬。另外,老人疑筷之后再把筷子放下,還能表示晚輩看上去沒有成器的;
搶筷:面前有人夾菜的話,自己別出筷子;
吸筷:即使菜上有湯汁,也不能嘬筷子;
淚筷:夾菜時注意,別把掛湯滴到桌上;
供筷:將筷子插在飯菜上;另外,如果手中兩個筷子不齊,最好用另一只手輔助調齊,切忌直接在碗盤上懟齊;
連筷:別同一道菜連夾3次以上;
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吃的太遠,不要斜著伸筷夠菜;
分筷:兩根筷子分放在餐具左右或者交叉橫在碗上,只有在吃絕交飯時才這樣擺;
橫筷:用餐完畢可以把筷子斜放在碗盤上,但沒吃之前千萬不能橫筷;客人這么做表示粗茶淡飯,食之無味。主人這么做,則表示不速之客。
3.喝酒的講究
老話說無酒不成席,各種正式宴請上酒的分量自然不低。宴會上的喝酒不同于平日“自品自飲”,也有重要的社交含義。給人倒酒,敬酒都有其規范。
倒酒時注意先為次重要的人倒酒,再為最重要的人倒酒,不讓最重要的客人端杯等待。中國白酒通常倒八分滿,只有給特別尊貴客人敬酒時,可以給自己倒滿。葡萄酒則要看酒杯大小,如果有較大的葡萄酒專用杯,那么賓主可能都對葡萄酒有所了解,倒酒時注意控制量,不要超過1/3,方便晃杯及醒酒。如果用來喝葡萄酒的酒杯很小,那么晃杯之類本身就不現實。而且恐怕主人平日也沒有喝葡萄酒的習慣,不妨遵循中國酒的禮儀,一次性倒八分滿。
另外,如果重要的客人為你倒酒,最好雙手持杯以示尊重。如果是葡萄酒杯,抬起來可能并不方便別人倒酒,雙手只要在桌上按住酒杯以示尊重即可。
敬酒時,召集聚會的人有第一個敬酒的優先權,做客時記得不要搶主人的風頭哦。傳統請客的人會敬大家三次,這就是傳說中的“酒過三巡”,如果是你自己主辦宴會,又不打算敬滿三巡的話,記得給桌上其它客人給出明確提示,比如“大家接下來隨便喝啊”。別人向你敬酒時,記得等對方說完祝酒詞后再喝,喝完后可拿著酒杯與對方對視一下。
第一輪敬酒之后,大家按照年齡、職位、賓主、座次等順序開始依次敬酒。如果要給多人敬酒,通常按照順時針進行。敬酒時應右手持杯、輔助以左手扶底,是更為尊重對方的一種體現。
跟別人碰杯時,通常敬酒人會稍稍壓低杯沿以示謙讓。如果對方也壓低了酒杯,那么點頭感謝即可,不要比賽誰趴的低!(這點很重要)如果你是長輩或地位較高,也可以伸手將對方的手腕輕輕托起,以示尊重。距離遠無法碰杯的時候,可以將杯底輕碰桌面,以示碰杯。
最重要的,干杯、勸酒,一定要適度!如果有人已經明顯不勝酒力,千萬阻止他繼續飲喝,否則可能要負法律責任的……
4.最重要的講究
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的時候,招待的國宴里有道清蒸鱖魚。當時國宴還是非常傳統的做法,講究全頭全尾,女王卻按照西餐的想法,以為是去了刺的……等她吃到嘴里發現有刺時,已經晚了,只好生生把魚刺嚼碎吞下……想想也真難為她了。自那之后,我們招待外賓用的魚,一定會去刺處理。
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又博大精深。各地的朋友見面時,彼此習俗禮儀的差異,有時并不亞于中外之別。
但無論如何,禮儀的真諦,永遠是讓雙方彼此感到舒適和得到尊重。就算遇到障礙,請記得大多數善意的麻煩,都能用誠意和客氣的溝通解決。
文 | 王鑫
編輯 | Dolcetta
? 知味葡萄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