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酒廠都不冒煙?產品酒廠員工都不喝?聽聽酒廠釀酒師怎么說
說起國內能喝的省份,山東必須是要占一席的。山東人常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白酒一斤半,啤酒隨便灌”,由此可見山東人的酒量確實不可低估。
仔細想了一下身邊的山東朋友,酒量確實都不低。山東自古以來就盛產美酒,酒祖儀狄便生于此,但魯酒便但不像川酒和貴酒那么出名。不是老酒鬼,真說不出幾個牌子。
如今市面上賣的比較多的就是扳倒井、趵突泉、瑯琊臺,其他的出了山東基本也沒人知道。
但在上世紀90年代,魯酒才是白酒界的狂把子。1996年,秦池酒的年銷售額約為9.5億,而茅臺到1999年,才達到這個銷售額,由此可見魯酒也是紅極一時的。
時至今日,山東白酒一來沒有“頂梁柱”扛起魯酒大旗,二來受到外來白酒的沖擊,導致本地白酒越來越不受待見,就連酒企的員工自己都不喝。
有人說他們當地的白酒廠基本不冒煙,怕是都是勾兌酒,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酒廠的釀酒師是怎么說的。
1.秦池砸了自家招牌
秦池酒在火遍大江南北后,有細心人士通過年報發現秦池酒的銷量遠遠大于其產量,因此大眾就非常質疑。后面,秦池酒自己也大方承認了酒不是自己釀的,而是從四川買的。
但消費者對此并不買賬,覺得酒廠沒信用。秦池酒在當時是山東酒的招牌,從此以后,消費者對山東酒的好感便大大降低,覺得所有山東酒都是勾兌酒。
2.燃料設備的升級強化了消費者的認知
傳統的釀酒工藝都是用煤炭來燒制的,但煤炭燃燒后的尾氣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很大,國家對這方面的管控非常嚴格,因此如今大部分酒廠使用的都是清潔能源,很少有尾氣排放。
當地的居民看到此現象,覺得是酒廠偷工減料,連基本的釀造過程都省了,直接把酒買過來勾兌就完事了。這樣的說法一傳十,十傳百,再加上秦池酒的事件,大家對山東酒的好感就更加低了。
當地的酒企覺得都很委屈,釀酒師們也覺得很無奈,但市場的風向一旦被這些“緋聞”主導,酒企們的解釋大家就很難聽進去。長此以往,山東白酒便開始走下波路了。
但山東人骨子里就是愛喝酒的,本地的酒不喝,必須找點外地的好酒來代替。茅五劍太貴了,不適合當口糧酒,因此他們就挖掘除了許多不知名,但是口感卻相當好的白酒。
在這些嘴刁的老酒鬼當中,他們最常喝的是一款貴州醬酒君中元私藏酒。
此酒來自茅臺醬酒的核心產區,而且還是醬酒之父李興發的弟子曾傳政所釀造,被秦池酒傷害過的山東人喝酒就圖一正宗,因此這款又便宜又好喝的酒自然正中他們的下懷。
因為借鑒了師傅在原料和工藝上的精髓,此酒的口感與飛天茅臺并無二致。原料和飛天茅臺一樣,采用的都是紅纓子糯高粱。工藝上更加不敢省事,選擇了以復雜著稱的坤沙工藝。
這樣釀出來的酒自然不會辜負匠人之徒的盛名。此酒在外觀上就足夠驚艷。大家都知道窖藏多年的好醬酒都會帶點淡黃色,但只要發酵和蒸發到位,酒體依然純凈透明,此酒便是如此。
倒杯時,酒線細膩綿長,而且有些許黏稠的感覺,可以看出此酒的營養物質保存的非常完好。搖晃酒杯,酒花如同灑落的珍珠,細密有致。
凡是喝過此酒的人,都對它的口感有著極高的評價。此酒入口綿柔爽凈,醬香突出,口感豐富細膩,回甘幽雅,入喉清爽順滑,喝完讓人感覺很舒適。
類似這樣的好酒還有很多,但此酒是我喝過的白酒中性價比最高的,因此喜歡喝醬酒的很推薦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