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些賣酒的朋友,蠻貼心的。
一到夏天,他們都會跟客戶們說,
“夏天,千萬別把葡萄酒,放在后備箱里!”
“夏季炎熱高溫,后備箱里溫度會有三十、四十度以上,葡萄酒直接放在后備箱里,馬上會被’煮熟’,什么味道都沒有了,就像死掉一樣,這酒也就喝不了了。”
“帶葡萄酒出去吃飯,最好把酒放在汽車前后排,空氣能吹得到的地方,這樣,葡萄酒的味道還在!”
姑娘們一聽,就有些緊張,“呀,葡萄酒好嬌貴!”
于是,她們拿酒帶酒都小心翼翼的,就像對待珍寶古董似的,深怕弄“壞”了葡萄酒。
但在鄭小塔我看來,沒有這個必要。
葡萄酒沒有酒商們說的這般“嬌貴”,不需要太多特別照顧。
否則,幾千年來,葡萄酒又怎么可能“生存(流傳)”下來呢!
1
夏天短途開車,后備箱能放酒嗎?
假設一下。
某個夏天中午,室外溫度有35度,你要去餐廳請一幫客戶吃飯,準備了一箱葡萄酒。
從你公司到餐廳,開車大概需要1個小時30分鐘。
不過,你的助理出發時,一不小心把葡萄酒放在汽車后備箱里。
等你到達餐廳后,才發現葡萄酒在后備箱,已經“悶”了一個半小時,那么,這酒還能喝嗎?
如果讓我那些酒商朋友來回答,他們估計會皺皺眉頭,
“這葡萄酒,不能喝了呀,你看夏天汽車后備箱里,溫度超過40度,早就悶壞了,香氣口味風味都沒了,還是餐廳里買幾瓶,招待客戶吧!”
但這個問題,讓我們斯享學校的李晨光老師來回答,他是中國教過高級品酒師人數最多的華人講師,
“嗨,葡萄酒哪有這么脆弱!”
“只要飲用前,又重新(或冰鎮)回到正常飲用溫度,基本上沒什么影響,一兩個小時高溫,這時間太短了。”
有次在上海,我跟李晨光老師參加一個朋友飯局,也正好遇到這樣的事情。
那天,我們仔細嘗了嘗在汽車后備箱里高溫“悶”了一個多小時酒,結果發現,跟正常溫度下保存的酒,不管是香氣特征,還是口感味道,幾乎沒什么差別。
同樣,我們從國外酒莊釀酒時的一些做法,也可以得到佐證。
你知道嗎?
有些葡萄酒是會經過巴氏殺菌法的,就跟牛奶巴氏殺菌一樣。
在五六十度的高溫下,放置個幾分鐘,起到殺菌的目的。
或者是,急速巴氏殺菌法,瞬間把葡萄酒溫度提高到90度、100度,停留幾秒鐘,對酒液進行殺菌和酶穩定。
如果說,高溫會破壞酒的風味,那酒莊的這些做法又怎么解釋?
你要知道,大部分日本清酒裝瓶出廠前,也是會用巴士殺菌法進行消毒的呦!
再比如,各個品種葡萄酒中,黑皮諾紅酒算是最“嬌貴(脆弱)”的了!
但在法國勃艮第,一些著名酒莊的高端黑皮諾紅酒,也會采用巴士殺菌法進行殺菌,這些“嬌嫩”的黑皮諾紅酒,幾千塊一瓶,喝起來照樣“煥發光彩”。
(關于黑皮諾紅酒,可以看《有些富人的愛好,是“研究”黑皮諾紅酒-歐洲葡萄酒-快速成為吃喝專家!-吃酒ChiJiu》)
或者,我再拿澳洲紅酒來舉例。
我公司也有幾款澳洲葡萄酒,所以,采購助理也會經常向我匯報,酒的船期和到港情況。
澳大利亞是在南半球吧,從澳洲運往中國的集裝箱輪船,要經過赤道,船期通常是在30天到45天。
赤道上的溫度,常年保持在25~30度之間,所以,裝載著澳洲紅酒的輪船,至少要在赤道地帶行駛幾天。
這幾天當中,雖然集裝箱內有做隔熱措施,但有時溫度也不免達到35度,極端情況下甚至是40度。
所以,按照酒商朋友們所說的,葡萄酒在汽車后備箱40、50度的高溫環境下,待上一兩個小時,這個酒就不能喝了。
那么,這些赤道上經受幾天高溫狀況的葡萄酒怎么辦?
何況,經過赤道運往中國的葡萄酒,不僅僅是澳大利亞,還有智利、阿根廷、南非,于是,所有的酒都不能喝了?
對吧!
所以,葡萄酒沒這么嬌貴,經受得住高溫的考驗。
也因此,短時間的高溫,比如,在40度、50度溫度的汽車后備箱里放一兩個小時,短期內對葡萄酒的影響不大,原有的口感味道依舊保持。
頂多會有漲塞現象,就是酒瓶封口的軟木塞,會因為熱脹冷縮,被“頂出來”,這時候,你再壓回去就行了。
但從長期來說,這瓶葡萄酒經過高溫時間這一“劫難”,已經有了“心理創傷”,再繼續存放下去,可能就有問題,香氣、口感、特殊風味,都有可能被破壞。
這種葡萄酒不宜久放,得趕緊喝掉。
等到它瓶身溫度降到正常室溫(20度左右)時,就開瓶飲用吧,這時候,最佳的風味還在。
2
夏季,汽車后備箱可以長時間放酒嗎?
不過,你也別以為,“呀,鄭小塔老師說了,夏天汽車后備箱里是可以放葡萄酒的。”
然后,一股腦兒,又把后備箱當做了儲酒場所。
不不不!
你得注意這個大前提,“是一兩個小時以內’!”
所以,當我看到有些姑娘的汽車后備箱里,跟機器貓百寶袋似的,什么都有,高跟鞋、包包、換洗衣服、零食、飲料、書籍,等等。
我又會唐僧般的,念叨幾遍,“夏天后備箱里,唯獨不要長期放葡萄酒!”
四年前的夏天,我跟幾個朋友在杭州城南的杭幫菜博物館吃飯,里面餐廳的杭幫菜做得挺地道的。
朋友帶了幾瓶紅酒,都是不同國家的名酒,說是給我嘗嘗鮮,但我打開一喝,卻發現都有一股濃重的醬油味。
朋友們納悶了,難道同時買到了不同國家的假酒?
其實吧,這股醬油味,是紅酒受熱過后,酒液品質受損產生的異常味道。
也可以這么說,你喝到明顯的醬油味,說明這酒已經壞了,不能再喝了。
后來,我問朋友,“這些酒是不是在汽車后備箱里放了很長時間?”
朋友點點頭,說是,這幾瓶酒買來,想著一周后,要跟我一起吃飯的,也就沒拿出來,于是,這些酒在夏季高溫的后備箱里,躺了一兩周。
據我和李晨光老師的經驗來看,
在夏季的汽車后備箱里,(這輛車每天白天至少在馬路上開兩三個小時),葡萄酒放上個三四天,這瓶酒就會被“悶”壞,打開后,會有一股醬油味。
尤其是,這些汽車一天內多次進出地下車庫。
一會兒停在地下車庫,地下十幾二十度的溫度,讓后備箱里的葡萄酒覺得好舒服。
但又一會兒開到馬路上,夏天炎熱陽光照射下,后備箱里頓時飆到三四十度,讓葡萄酒“渾身冒汗”。
這種地下地上,一冷一熱,地上地下,一熱一冷,每天多進出幾次,后備箱里的葡萄酒就徹底歇菜,味道口感就“一蹶不振”“沒法堅挺”了。
好像我們一樣,遇到個波折,咬咬牙,抗一抗也就過去了,要是短時間內,迅速經歷幾次大起大落,人不奔潰才怪呢!
葡萄酒在汽車后背箱,也是如此呀,“擦,每天輪番幾次冰火兩重天,醉生夢死,老子再強壯的身板,也扛不住呀!”
當然,鄭小塔我這么說,也是有依據的。
其實,還是熱脹冷縮的原理。
你想啊,當汽車在馬路上行駛時,后備箱溫度達到30度、40度,酒瓶口的軟木塞開始“熱脹”,向外膨脹、頂出。
當汽車又回到地下停車場,溫度驟降到十幾二十度,軟木塞又開始“冷縮”。
這一“脹”一“縮”,直接導致的后果,這個軟木塞的密封性開始下降。
每次熱脹冷縮,都會有微量空氣進入瓶中,次數一多,進去空氣一多,就加速瓶內酒液的氧化,加快葡萄酒“衰老”,直到“滿口醬油味”。
好比,我們看到某個街坊鄰居,短短一年內,家里幾次遭遇大喜大悲事,原先滿頭烏黑的秀發,轉眼白發占了多數,臉上皺紋也此起彼伏。
人吶,經不起反復折騰,葡萄酒,更經不起輪番折騰。
所以呀,葡萄酒在夏季長時間放在汽車后備箱里,這簡直是在“謀殺”!
3
夏季,老年份葡萄酒不能放在后備箱
新年份葡萄酒,骨頭強健,經歷幾次波折,也不怕。
跟二十幾歲小姑娘似的,失戀幾次,失敗幾回,睡上一覺,醒來重頭來過就好,沒什么大不了的。
但老年份葡萄酒,特別是82年拉菲,這些年份在20年、30年以上的紅酒,可經受不住折騰,哪怕是一些些。
(關于法國拉菲紅酒,可以看《關于法國拉菲紅酒,最全的信息都在這里了!-波爾多紅酒-快速成為吃喝專家!-吃酒ChiJiu》)
所以,在夏天,老年份葡萄酒在汽車后備箱里,一刻鐘都不能放。
老年份酒,就像是老爺爺,年紀大了,骨頭脆了,要是高溫、低溫,來個“冰火兩重天”,簡直要了他的老命呦!
所以,想帶老年份葡萄酒,去餐廳請客赴宴,還是讓它在汽車前后排座位“歇著”吧。
打個冷空調,讓它舒舒服服“睡上一覺”,然后,精神抖擻在飯局上完成它的“人生使命”。
有次,我把這點告訴宴席上的一個姑娘時,她向我撇撇嘴,
“鄭小塔,你不說我也知道,紅酒年份越老越貴,我才舍不得放它在后備箱呢,貴的東西,當然要隨身攜帶保護呀!”
誒,挺懂行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