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家酒評內容中心 陳志林 張薈薈
日本和東南亞流行喝青梅酒,但很少有人知道,青梅酒其實原產于中國,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酒。雖然青梅酒在當下的酒類市場份額較小、不具規模,但是其文化內涵卻十分深遠,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近兩千年。
果酒是世界上最早的酒類,作為果酒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梅酒為歷代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所喜愛,在我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王謝堂前燕,飛入百姓家
據中國商書《鹽海》記載,青梅原產于中國,這也是已知最古老的記載。據考證,青梅在我國栽培已有3000年歷史,利用已有7000年以上歷史。雖說青梅酒的具體起源不可考,但是據文獻資料顯示,青梅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朝。
東漢末年,鄢陵縣姚家村有一位村民叫姚叟翁。姚叟翁有兩手絕技,一是種植青梅,二是釀青梅酒。他釀出的青梅酒,色澤如青茶碧綠,酒香濃郁,別具曠味,成了朝廷貢品。曹操挾漢獻帝劉協到許昌的時候,就下令除宮廷之外,姚家青梅酒還要供應到丞相府,曹操將之贊為人間神品,只待貴客。
正是因為曹操對青梅酒的喜愛,才有了“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據《三國志》記載:建安5年,劉備“學圃于許田,以為韜晦之計”,曹操以青梅煮酒相邀劉備共論天下英雄。劉備一邊啜飲青梅酒,一邊機智應對,才有了后來天下三分的格局。
在漢朝,不論是王室興衰,或是三國鼎立,青梅酒始終擺放在王侯將相的案前,見證著歷史的軌跡。時至唐代,作為漢室宮廷珍饈的青梅酒逐漸普及。
到宋代,雖然青梅酒的飲用已經很普遍了,但是朝廷對酒類的生產控制得很嚴格,有資格購曲釀酒的只有兩類人,一是正戶酒店,二是宮廷、宗室和品官。
到了元朝,帝王曾下禁酒令,但是青梅酒較為特殊,不曾被禁絕。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圖帖睦爾與“青梅”有著一段特殊情緣,不僅將一位名叫“青梅”的女子冊立為妃,還將另一種御酒賜名為“青梅酒”。
及至元朝末期,釀酒用的梅子不再局限于青梅,楊梅也成為原料之一。也是在這一時期,青梅酒在文人階層普及,元朝著名文學家元好問就留下了“煮酒青梅入坐新……殷勤昨夜三更雨,勝醉東城一日”的著名篇章。
明清時期,青梅酒在民間廣為流傳,深入到尋常百姓家中。明代三才子之首楊慎在閑居鄉野時便寫到“餉隴青梅煮酒,訪鄰綠筍烹茶”,可見青梅酒在尋常人家之中已經相當普及。
現代化生產呼喚頭部品牌
新中國成立之后,普通人家開始自制青梅酒,尤其是在中國的云南、廣東、福建等地,自用型青梅酒的釀造方法廣為流傳。在這期間,幾乎沒有大型企業進行規模化、現代化生產。
青梅酒的現代化生產之路始于上世紀后期。上世紀80年代,前身為官醬園“同福泰”的“國營杭州酒廠”,每年出口大量青梅酒到日本等地。日本甚至專門派人來訪,交流青梅釀酒技術。
對于青梅酒,日本情有獨鐘。自從青梅酒傳入日本之后,日本多次到中國“取經”。經過漫長時間逐漸將青梅酒發揚光大。據最新發表的《日本人飲酒動向調查》顯示,整個日本2018年度酒水消費總量為780萬噸,其中果酒消費量達180萬噸,而梅酒是絕對的主力,超過百萬噸。初步估算,目前整個日本青梅酒市場消費額近千億人民幣。
然而,在新時期的中國,青梅酒雖然走上了現代化之路,新生品牌在努力探索,老品牌也在不斷嘗試,但是由于市場不成熟,加之缺乏營銷拉力,青梅酒的市場路走的頗為艱難。其始終徘徊于酒水市場邊緣。
相較日本青梅酒市場的規模化,國內青梅酒市場還正在孕育中,不說萬億級的白酒市場,甚至和國內的葡萄酒市場相較也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健康、低度飲酒趨勢的到來,中國青梅酒市場或將煥發出新的活力。
江記酒莊入局,國內青梅酒市場離迎來頭部品牌還遠嗎?
據《2018天貓酒水線上消費數據報告》顯示,梅酒、清酒等小品類洋酒正快速增長,兩年之間消費均額增速超3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梅酒市場的潛力正在釋放。而作為其中一細分品類的青梅酒市場雖前景大好,但現狀并不樂觀。
目前,國內青梅酒市場基本可以細分為四塊:
一是自釀青梅酒,自飲或在餐飲店銷售。但因近幾年飲用自釀果酒引發多起中毒事故,自釀青梅酒被市監局嚴監管,導致自釀梅酒在市場上大量減少。
二是以雪姬、冰青等為代表的中國次高端品牌,基本集中在線上或者北京等一線市場,還沒有拿到全國化的門票。
第三是以蘇州橋、古堰畫鄉等傳統青梅酒為代表的地方品牌,也是尚未突破地域圈層。
第四是已成為消費者眼中優質品牌代表的日本的青梅酒品牌。因為日本國內青梅市場趨于飽和,大量日本品牌涌入。
由此可見,眼下的中國青梅酒市場正內憂外患,對國內頭部品牌的需求迫在眉睫。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江小白酒業旗下的江記酒莊在這個節點推出了梅見青梅酒。在品質方面,梅見有江記酒莊背書;在渠道和場景方面,其站在同門兄弟品牌江小白的肩膀上。或許,梅見會成為中國青梅酒市場的頭部品牌。
但是,隨著市場空間變大,勢必會有更多品牌入局。屆時,中國青梅酒市場格局又會發生何種變化,就要看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