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的未來怎么走?名酒給出了選擇的方向。
文|云酒團隊
第22屆五糧液“1218”大會今日召開。
站在2018年尾聲,酒業懷著十二分好奇,密集關注著這場大會即將公布的抉擇和部署。好似越是置身行業變數忽增的關口,“名酒的選擇”就越能牽動行業發展的脈搏。
而立足當下,名酒們傾向于選擇怎樣的未來?趕在大會前夕舉行的“國際名酒聯盟高層峰會”,透析了一些思路和方向。
12月17日,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郎酒、勁牌等中國名酒和帝亞吉歐、保樂力加、百富門、富邑、法國人頭馬君度等國際名酒齊聚宜賓。李保芳、李曙光、李秋喜、劉淼等名酒掌舵人親密交流的照片流出,引得業內津津樂道。
從“中國名酒”到“國際名酒”
名酒企業越來越善“交際”了。
最近幾年,除了在國內廣泛樹立“競合發展”的共識,交往圈子也由“中國名酒”擴展至“國際名酒”。
2017年12月,首屆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期間,五糧液聯合帝亞吉歐、保樂力加、百富門、富邑等世界名酒品牌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國際名酒聯盟。
經過一整年的合作交流,本屆峰會現場,隨著“國際名酒聯盟的擴大儀式”的舉行,茅臺、洋河、瀘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貢、勁酒、法國人頭馬君度正式應邀加入,聯盟陣容進一步壯大。
“作為發展共同體,國際名酒聯盟推動著不同品牌、不同產區的酒企業之間交流融匯、資源共享和共生共榮”,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會上表示,聯盟的發展壯大有助于集結領袖企業的力量,促進中外名酒的產區對接,形成品牌間更加有效溝通協調的機制,開啟更多更深的實質性合作。同時也將推進聯盟成員共同踐行社會責任,共同推動中外經濟和文化交流。
在巴拿馬前第一副總統阿圖羅·瓦拉里諾看來,全球酒業的領軍品牌和龍頭企業匯聚宜賓,以國際名酒聯盟為平臺,為世界酒業融合發展搭建起紐帶與橋梁,必將有助于匯集各方智慧,互利共享提升世界酒文明。
作為聯盟的發起人,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表示: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業內合作模式已經由簡單的技術、渠道合作,提升到資本層面的合作,帝亞吉歐并購水井坊,瀘州老窖收購澳洲希拉谷酒莊等,都是業內跨國資源整合的優秀范例。“國際名酒在資源整合方面的合作,還大有可為。”
同時,李曙光對聯盟的未來提出三點期許:
進一步加強交流。即通過聯盟平臺,名酒之間在歷史傳承、釀造工藝、文化體驗、管理經驗等方面加強交流,推動不同酒文化的相互認知、融合與進步,實現共同發展;
進一步加強開放。希望共同推動市場的開放、供應鏈體系的開放、以及標準體系的開放;
進一步加強合作。包括在產區建設方面、在品牌開發方面、在資源整合方面加強合作。“雖然中外美酒承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也正是這些不同,世界酒文化才豐富多彩。”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表示,協會將在推動酒類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強化社會責任,推進理性飲酒。不把酒類產品與健康建立直接相關性,不強調、不夸大但也不妖魔化酒類產品,并與酒類企業、主流媒體深度合作。
國際名酒聯盟,帶來哪些新思考?
對白酒行業而言,國際化問題老生常談,但也常見常新。國際名酒聯盟的成立和發展,帶給中國酒業哪些國際化的新思考?
在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看來:“要打造代表性文化形象,共同提升中國名酒知名度。”
如何將古老而神秘的中國白酒文化,通過形象又生動的方式,讓海內外消費者接受、讓年輕消費者喜愛,一直是名酒企業長期不斷探索的命題。
劉淼表示,近年來,部分企業將白酒文化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時尚文化和體育運動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白酒消費國際化的今天,我們更應主動學習借鑒西方酒文化的表達方式,不斷探索并豐富創新白酒文化傳播新途徑,推動中國白酒走向世界。”
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則給出了一些“量化的建議”:
第一,由中國酒業協會牽頭,在全國的名酒企業中開展面向未來十年,甚至更加長遠的‘全面創新2030計劃’,以更加宏觀的視角,引領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其次,以“中國白酒136格局”為中心,加快白酒的國際化進程。應該用“文化、品牌、標準、產品”四者來說話,以“一個共識、三大香型、六個產區”為中心,有計劃、有步驟地傳播白酒文化,打造品牌,建立標準,輸出產品,把中國白酒非常自信地、全面地送到國際化的快車道上去。
第三,聯盟企業未來要承擔九大使命,重點打造好九個平臺:文化交流的平臺、政策溝通的平臺、標準建立的平臺、品牌推廣的平臺、技術進步的平臺、管理創新的平臺、智庫研究的平臺、人才儲備的平臺和社會責任的平臺。
除了中國名酒的思考和提煉,國際巨頭的觀點和建議或許也能為白酒國際化提供一些不一樣的思路。
帝亞吉歐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朱鎮豪認為,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的潛力十分巨大。他針對白酒的國際化開拓給出三點建議:
適當降低酒精濃度,適應性地調整白酒價格,同時在釀造生產上打造標準化、系統化管理系統,以吸引更多外國顧客消費;
向世界輸出國際化的中國白酒優秀人才,充分展示中國白酒的歷史文化;
持續改善和提升中國白酒的體驗,例如尊重外國人的飲酒習慣,營造愉悅、輕松的飲酒體驗。
酒業未來,取決于今天的選擇
對中國酒業而言,當下是一個重要關口。
一方面,正如李曙光所言,預計2018年五糧液集團銷售收入將突破930億人民幣,2019年有望與茅臺攜手跨越千億臺階,“這將是中國就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另一方面,百億軍團很可能迎來更多老隊員回歸和新成員加入。行業集中度提高,“馬太效應”凸顯。
但中國酒業或許也正面臨發展狀態的切換,一個更加穩健和理性的發展時代正在來臨。
本屆峰會現場,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表示,近兩年,盡管眾多酒企都保持了高速增長,但“持續是百米賽跑的速度,要把企業累垮,行穩才能致遠。”發展速度回歸正常水平,需要正確、理性的認識,要有戰略定力和耐性。同時,社會各方也要正確看待“增速”問題。
在李保芳看來,2019年酒企實現10%—20%的業績增長,都非常難得,也可能是未來的新常態。這要求,中國白酒產業和實力酒企需要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聚焦到“高質量發展”上,白酒行業回歸常態化、穩健式發展。
但未來是可以選擇的。
“就茅臺來講,應該說價格還有空間。但我們不會隨意動價,因為它會帶來行業的連鎖反應,必須慎之又慎。”李保芳表示。
李保芳還表示,隨著行業集中度提升,“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行業兩級分化現象突出。 “但是,我們相信,大企業不會取代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也不會全然消失。這才符合經濟規律,也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我們對明年,乃至今后兩三年,都應有充分的信心”,在他看來,“若干案例證明,自己的飯碗從來不是別人隨便能砸的,關鍵取決于我們自己。”
未來幾年的行業走勢,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