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性啤酒是指高濃度高酒精度的啤酒,口味濃烈,極具個性,酒精度可達5-20%左右。
在德國的巴伐利亞流傳著一段典故:300年前的僧侶特地為齋戒期釀制了這種特別濃烈的啤酒。他們的口號是:禁食可以,但不能禁飲。因此,巴伐利亞人也稱啤酒為“液體面包”。
如修士烈性啤酒,是一款源自啤酒之鄉德國的。自1713年起,在worm 城里成立了一家名為“十二修士“的啤酒廠。自此優秀的啤酒制造工藝的在幾個世紀里得到不斷發展,但是有一件事從沒改變過:用傳統的過濾方式和加工工藝。如今,啤酒愛好者還可享受到幾個世紀前同樣口感和傳統經典啤酒的樂趣。
究竟是誰發明了烈性啤酒,歷史上已經無證可考。據巴伐利亞流傳甚廣的一段民間傳說:300年前的僧侶特地為齋戒期釀制了這種特別濃烈的啤酒。他們的口號是:禁食可以,但不能禁飲。基于這個典故,巴伐利亞人也稱啤酒為“液體面包”。
受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邀請,保萊納修道士從意大利來到慕尼黑,他們的確是在1629年就曾按照濃啤酒maibock的配方,釀造出更加濃烈的烈性啤酒。這也是超濃啤酒的雛形。不過,當年沒人認為這種濃稠的酒汁有多么好喝。直到1770年,barnabas still獲得啤酒大師稱號之后,情況有了變化。
這位出生在上普法爾茨費施巴赫(fischbach),被世人稱為valentin stephan still的年輕人是從他父親那里學到了釀酒技術。但他并沒有繼承父親的酒廠,而是在年滿23歲的時候進入安博格的寶萊納修道院。幾年之后,他又遷移到慕尼黑的寶萊納修道院。就是在那里,他開始釀制烈性啤酒。這位天才的釀酒師便是聞名世界的“色而味多”(salvator)烈性啤酒的。
此后,慕尼黑人為了能喝上一口啤酒而成群結隊地去寶萊納修道院朝拜,盡管按照官方規定,修道院其實無權釀酒,啤酒也只能斟給修道院里的人喝。直到1780 年,巴伐利亞的選帝侯卡爾*8226;特奧多爾(karl theodor)放松了嚴格的售酒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