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跟紅酒愛好者喝酒,他們總會提到一些名詞,“名莊酒”“1855分級”“波爾多紅酒”等等。
有些飯局,一些人覺得現場紅酒不好,會一臉嫌棄地說:“這些紅酒太普通了,還不如喝1855分級的呢?”
這些紅酒發燒友們,總提到的詞是“1855分級”。
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它會這么頻繁的出現?
而且,為什么他們說這個詞時,語氣里充滿著崇拜?
這些個問題,就由我鄭先生來回答下吧。
1855分級,全稱是1855年波爾多列級莊分級制度(Bordeaux Wine Official Classification of 1855)。
具體來說,它其實是個榜單,里面排列著法國波爾多61個最好的酒莊,就像杭州的“西湖十景”,記錄著十個西湖最美的風景。
大名鼎鼎的拉菲紅酒(Chateau Lafite-Rothschild),可是名列這份榜單的第一位哦。
二
先來講講這個“1855分級”榜單的來歷吧!
說來說去還是一個錢字。
波爾多一直以來是法國的貿易港口。千百年來,大量的法國紅酒從波爾多出口到歐洲、世界各地。特別是大英帝國的崛起,直接帶動了波爾多紅酒的興盛。
1855年,第二屆世界博覽會在法國巴黎召開。當時法國當政是拿破侖三世,這是個愛財如命的主,以前法國博覽會都不收費,現在,他要巴黎世博會收門票,還要賣高價。
連門票都要賺錢,法國皇帝對波爾多紅酒這頭現金奶牛,更是不會放過。他決定要把波爾多紅酒推向全球,賺全世界人的錢,命令波爾多酒商協會做出一份榜單,選出波爾多最好的紅酒和酒莊。
這才有了這份根據酒莊實力、民間口碑、多方面評價等綜合而出的等級排行清單。
“1855分級”榜單,得到官方欽定的地位,經過巴黎世博會推廣后,讓波爾多紅酒的知名度大增,法國賺到了豐厚的利潤。
后來,即便世博會結束,這份榜單繼續享受尊重和推崇,成為全球葡萄酒貿易的基石,未來也讓紅酒跨入金融領域,衍生出紅酒期貨——“期酒”。
三
1855年評出來的這份榜單,總共有57家酒莊入選,分成了五個等級,從第一到第五等級。
拉菲、瑪歌、拉圖、侯伯王、木桐(1973年加入)列為第一等級,即大家常說的一級莊。
大家喝紅酒時常說的“波爾多五大頂級酒莊”,“波爾多五大名酒”,就是指“1855分級體系”中的這五個最好的酒莊。
入選的酒莊,被稱為列級莊,名列等級了嘛,就好像孫悟空西天取經后,被封為斗戰勝佛,入列成為三十五佛之一。
“1855分級”,也被稱為梅多克分級制度。
波爾多下屬有名的產區有梅多克(Médoc)、格拉夫、圣埃美隆、波美侯、蘇岱等。
很多人以為“1855分級”榜單代表的是整個波爾多紅酒,但實際上,榜單當時評選的范圍,僅僅只有梅多克一個子產區,面積只占波爾多的十幾分之一。
波爾多還有幾個分級制度榜單,只是名氣和地位沒有“1855分級”的大。
四
“1855分級體系”,也是一份紅葡萄酒的排行榜。
入選的紅酒,主要是由赤霞珠和梅洛兩個葡萄品種混合釀造而成,當然,赤霞珠的比例成分是最多的,都會超過50%。
“1855分級”榜單中的紅酒,以濃烈、恢弘見長,好似現實生活中,那些“國字臉”的社會主流精英。
喝起來,香氣濃郁、酒體飽滿、口感醇厚、回味悠長,連醒酒都需要一個小時,最適合搭配牛羊肉等“大肉”食物。
而且,陳年潛力有極強,隨便存放個十年二十年,味道更好。
那些富豪老板們,總是喜歡搜羅“1855分級”榜單中的紅酒,而且非老年份的不喝。
從“1855分級”誕生以來,一百六十多年來,這個榜單依舊受到全世界紅酒愛好者的追捧,繼續得到全球主流人群的認可。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在很多高端宴請上,經常看到“1855分級”中的紅酒,(很多會在酒標上寫著“grand cru class en 1855”,如上圖圓圈)。
為什么我老說,“送尊貴人物禮物,最好是‘1855分級體系’中的紅酒”。
因為跟國酒茅臺一樣,“1855分級”紅酒,象征著身份和地位。
五
“1855分級”榜單,歷經歲月變遷,始終沒有多少變動。
百余年過去,有些酒莊沒落,有些酒莊興盛,原先的品質排行,也有了實質不同,有不少專家呼吁重新修訂,但還是沒有大改動,(雖然從數字上由57家變成了61家)。
唯一一次大的調整是,1973年,總統批準,木桐酒莊,從二級莊升格為一級莊,獲得跟拉菲、瑪歌等平起平坐的地位。
某種程度來講,“1855分級”榜單就像肯德基老爺爺手中的炸雞秘方,是波爾多酒商的“鎮館之寶”,改動會涉及太多既定利益分配,牽一發而動全身。而且,跟國內知名品牌評選一樣,入選落選,銷量會有天壤之別。
“1855分級”,也是全世界紅酒發燒友心中的“神圣清單”,有多少酒迷立志要喝遍61家列級莊。
我也才喝到過半數,還需努力!
“1855分級”的地位和魅力,可見一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