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酒友問:有沒有口感接近飛天茅臺酒的口糧酒?
但很遺憾,基本找不到。
也經常有酒廠說:我的這個產品口感接近飛天?
這種時候,都是營銷。
按理說,現代社會,技術不是問題,人才不是問題,資金不是問題,原料不是問題,問題出在哪兒呢?
參照物是一個問題。
飛天茅臺酒那么貴,吹開了花也終究是幾斤高粱幾斤小麥釀出來的酒,怎么就不可以找一款與之接近的酒取而代之呢?如果說離開了茅臺鎮就釀不出茅臺酒,那到茅臺鎮找不就行了?
所長真的找過,剔除茅臺股份公司自己的產品,體驗了幾十種茅臺鎮醬香酒,很難找到可以和飛天茅臺酒相媲美的醬香型白酒。
市面上難以找到接近飛天茅臺酒的產品,原因很簡單:醬香酒的標準就是茅臺定的。
1964年的茅臺試點,肯定了茅臺酒“醬香、窖底、醇甜”三種典型體香型的劃分,三種典型體香型中,又以醬香味最為突出,也最獨特,以茅臺為代表的酒就被稱為“醬香型白酒”。
人家定義的標準,如何去接近?
時間是另一個問題。
時間是醬香型白酒最好的朋友,茅臺酒積累了大半個世紀,豐富的老酒儲備是其他酒企無法匹敵的。
醬香型白酒的勾兌、勾調尤為重要,普通的一款茅臺,用十來種調味酒很正常,但誰家可以和茅臺比老酒資源?所以,有的酒據說口感接近普茅,但是多喝幾口就存在差別,入口的時候感覺好,但是缺乏持續性。
茅臺酒能夠有今天的成就,也所幸遇到了好時代,特別是茅臺酒起步的那幾十年,和平、慢節奏的大環境,如果擱在當前,被資本催著奔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多少企業可以匠心釀好酒,幾十年只為酒,不為其他。
現在很多醬香酒都喜歡營銷一個點:口感接近茅臺。畢竟對于喝慣了茅臺酒的人來說,習慣就是向茅臺靠攏。
很多茅臺鎮出的光瓶酒,價格也不便宜,幾百上千的都有,這些“茅香型”的產品,更多的不過是多加了點茅臺酒在里面。
花了幾百上千塊錢,喝到的是摻了茅臺酒的其他醬香酒。模仿尚難做到,何談口感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可以有自己的風格,但沒必要拿自己當茅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