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飲品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人們的最愛,不管是各種酒會上還是親朋好友小聚會上,酒水飲品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物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酒水的品質,但是市面上很多劣質酒干擾消費者選擇。經常喝醬香酒的朋友,肯定聽說過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串香酒,但是它們有什么不同,口感上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醬酒掌柜就來給大家說一說醬香白酒在口感上怎么辨別是坤沙酒還是碎沙酒。
這幾個詞其實都是貴州方言,“沙”并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沙子”,在遵義地區,“沙”的意思就是指紅粱即高粱,最有名的即是當地產“紅纓子”高粱。因為本地產高粱細小而色紅,所以稱為“沙”。紅纓子高粱又稱糯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
“坤”字是音譯過來的,也做“捆”,是“完整”的意思。所謂坤沙,就是指完整的高粱,茅臺鎮本地也叫“捆籽”。事實上,坤沙酒在生產時原料保持仍然會保持大約20%左右的破碎率,并不是真的所有原料都保持完整,因為有破碎后才能更好的帶動發酵。這個工藝的特點是生產周期長,一年為一個生產周期,分為七次取酒,我們經常說的“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兩次投料”其實說的就是坤沙酒中最上乘的“回沙”工藝。原料經過深度發酵后釀造出來的醬香更加醇厚,得到的酒體風味多,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缺點是酒質比較濃郁,可能會一些人接受不了,此外此種工藝出酒率較低,釀造成本高,通常需陳放三年以上進行二次勾調后才能銷售。
上好的坤沙酒,濃漆味,入口醬味響亮,微苦帶甘,醬香中透著淡淡的焦香、花香,在口中逐層釋放,層次細膩,回味幽雅且長。一般坤沙酒漆味較濃郁,入口醬味響,苦略出頭,焦香有點露頭,花香淡雅,但層次感不夠豐滿,回味幽雅。常見于6,7輪次酒勾的比較多的坤沙酒。新坤沙酒入口暴,活力過大,醬香清醒,但因為暴口,燥氣重,易味覺麻痹,不宜細品,新酒需要陳放半年以上才可入口。
用不糯的高粱粉碎的高粱釀出的酒稱為“碎沙酒”。碎沙酒是將原料100%破碎,打磨成粉狀,所以生產工藝相對快捷,生產周期也比較短,但是出酒率高。不需要嚴格的蒸煮發酵工藝,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了,釀造出來的酒也好入口。但是和坤沙工藝的酒相比要單薄不少,酒體層次感也比較單一。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很多在初次喝醬香酒的人會更容易接受碎沙酒。
上好碎沙酒,入口醬香發悶,不響亮,無漆感,但是入口柔和不苦,略發甜。一般頭段無醬感或只有微微醬感,逐步到中段發力但還是綿軟無力,基本無層次或者層次模糊,極其輕微焦香或者無焦香,帶略微模糊的花香或無花香,回味干凈且非常短暫。
一般碎沙酒,入口醬感覺很難察覺,無漆感,但是上口易,柔順不苦。中段發力微有醬味感,后段有部分酒會偏格給人濃香感,收味短且略有邪雜味。要真正辨別翻沙酒與坤沙酒還得從口感上辨別才是王道。所以老酒友們發揮你們洪荒之力的時候到了喲!酒齡低的酒友也不要灰心,多品嘗多分辨,自然就能喝出酒中乾坤。我們喝酒必定是為了開心,那喝酒就一定要喝好酒,買酒也一定要認準渠道,我是茅臺當地人,從事制酒工作,對于醬香白酒還是有一定的了解,要是有想品嘗貨真價實茅臺鎮純糧食酒(醬香濃郁,回味足,舒適,醉后不上頭不口干)的酒友可以關注并私信我了解茅臺鎮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