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這洗腦的順口溜是我們對于宮廷御酒的第一反應,當然,這只是個只供娛樂調笑的玩笑和段子。今天我們要聊的是歷史真實存在過的古代王朝宮廷御酒,宮廷御酒有哪些種類?它們從何處來?又最終用于何種用途?這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主要問題。
歷史茫茫千載,短短篇幅我們也不可能將千載之事說盡,首先要做的便是找一個切入口,我們姑且先以清朝為討論對象,畢竟單就從時間順延上看,清朝是我們能夠了解到的最為詳實可靠的自然是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
從種類上看,清代宮廷用酒具有多樣性,燒酒、黃酒、乳酒、果酒皆有。除玉泉酒外,宮中用酒多無具體名稱。清宮之中,酒的構成種類前后變化不大,但皇帝的喜好與具體的品種則有較大不同。康熙年間皇帝出巡的檔案顯示,當時備帶的酒主要有兩種:黃酒和奶子酒。其中,酒醋房備帶:“玉泉黃酒六壇,匯泉黃酒二壇,木瓜酒二壇,共一千斤。白酒二大瓶子六十斤。”膳房備帶“酸奶子酒四簍二百五十斤”,“酸奶子酒一簍七十斤”。此外,阿哥五人每處“酸奶子酒各一簍四十斤”。
當然,這并非宮中用酒的全部種類。康熙朝的《大清會典》記載:“凡大小筵席應用甜酒、乳酒、燒酒、黃酒,俱照禮部來文,如數辦送。”由此可知,清早期筵宴是各種酒混用。此中的乳酒、燒酒、黃酒較易理解,至于甜酒就是江米酒。雍正時期,宮中用酒種類很多。除了筵宴用的燒酒、黃酒外,宮中還有多種酒。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令養心殿造辦處制作酒牌,多達16種,主要有“松林甕頭春酒、松林甕中香酒、松林太平春酒、八仙太平春酒、陳皮伏酒、橙子酒、延壽酒、八珍酒、伏酒、金生露酒、銀酒、木瓜酒、白荔枝酒、玉泉酒、惠泉酒、清白酒”。單從酒的名稱來看,玉泉酒、匯泉酒是康熙時期宮中的常用黃酒;清白酒應與此前兩種酒不同,當屬燒酒;橙子酒、木瓜酒、白荔枝酒應是果酒;陳皮伏酒、延壽酒、八珍酒、都應屬于養生保健酒。至于松林甕頭春酒等則不得而知。
那么這些巨量的酒是從何處來?有用作何種用途呢?先說來處,為了保證質量和安全性,宮中用酒多為內府釀制,進貢和購買則是作為宮中用酒的補充。在三種途徑之中,內府釀造在宮廷用酒的來源中地位最為重要,但購買和進貢則是宮廷用酒的重要補充,可以滿足皇室成員的口味需要。從宮廷生活的角度而言,內府釀制更多的是滿足禮制需要,而進貢和購買則是滿足口腹之欲,使得宮中用酒更加多樣化。再說用處,在清代宮廷中,酒的使用頻率非常高,用量也非常大,具有濃厚的宮廷特色。除了日常的飲用之外,舉凡接待宴席、祭祀祖先、供奉宗教神仙都會用到數量龐大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