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文化傳承,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飄蕩至今。醬香型白酒有一種豆類發酵時的醬香味,所以稱之為醬香。關于醬香型白酒還有以下故事: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振興釀酒工業,輕工業部在1952年舉辦了首屆評酒會。這次的評酒會芮然給酒行業帶來榮譽和聲譽,但因為當時對釀酒沒科學深入地研究,只能根據"品德優良"、"廣受好評"、"歷史悠久"等條件來評選知名白酒。隨著釀酒技術的不斷提升,相關研究人員發現,雖然都是白酒,但由于原料、工藝、發酵設備的差異,釀造出來的白酒差異也很大,為香型的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在20世紀60年代由李興發帶領的工作組,分析出了我們醬香酒的三種典型香氣,分別是:"醬香"、"醇甜"、"窖底"。到了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時,按糖化發酵劑和白酒分為5種香型:1.醬香型2.濃香型3.清香型4.米香型5.其他香型。一般規劃不屬于前面4種香型的白酒都統稱為其他香型。
以至于源源不斷傳承到我們偉大的醬香文化酒之城——茅臺鎮。茅臺一帶所產的醬酒,在西漢時期就作為貢品供皇帝飲用或官僚享用,但由于交通不便規模一直很小,乾隆年間開修赤水河航道,茅臺鎮醬酒成為門鹽運黔的集散地,到道光年間茅臺鎮地區商賈云集民夫,門流不息,對酒的需求與日俱增,從而刺激了釀造業的發展和釀酒技術的提高,正如清代大詩人鄭珍所說"酒冠黔人國,眼登赤地河",當時醬香酒的獨特工藝已基本形成。
茅臺鎮出醬香酒,醬香酒從古至今,深受大眾喜愛。這與它的優點是分不開的。從成分上分析,醬香型白酒中各種芳香物質含量都比較高,而且種類多,所以香味豐富,是多種香味的復合體。有此香味皆屬秉承傳統釀造工藝,經歷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發酵,七次取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等工藝。
傳承醬香文化,打造歷史傳奇。芳香的氣味與經典的工藝。帶給我們醇厚的品味,回味的不僅是酒香,還有記憶中那段歲月,飲醬香型白酒如同莊周夢蝶,不知是酒醉了人還是人醉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