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家酒評內容中心 李旭鵬
又到一年端午時,在你印象中最深的端午節日元素是什么?
是粽子,是龍舟,是五色繩,還是菖蒲酒?
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擁有超過二十個以上的別稱,與其相關的節日習俗也多到不可思議。有人在這天祭祖,有人在這天躲午,有人在這天立蛋求福,有人在這天蘸雄黃在額頭書“王”字......雖然各地的慶祝形式不盡相同,但端午飲酒卻是大家都保留的慶祝形式。那么,端午節大家都喝什么酒,又有怎樣的飲酒習俗呢?
端午飲酒,選擇雖多仍需節制
與平日里喝的酒不同,端午節所飲用的酒,有著極為明顯的節日特色。具體而言,菖蒲酒、黃酒、五加酒、雄黃酒是流傳較為廣泛的幾種端午節日用酒。它們的來歷和飲用方式雖有所差異,但強身健體、辟邪驅蟲的主要功效訴求是趨同的。
1、菖蒲酒
菖蒲酒是端午節飲用較多的一款酒,該酒是用菖蒲、艾葉泡制而成。在宋代,菖蒲因其葉子形似寶劍被視為“辟邪之物”,故而飲用菖蒲酒的主要訴求也與辟邪有關。時至今日,菖蒲酒有沒有辟邪功效不得而知,藥用價值倒是確實存在。
早在先秦時期,《神農本草經》、《周禮》等古籍中,就有關于菖蒲藥用價值的記載。以菖蒲浸酒,在明代最為盛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指出“菖蒲酒,治三十六風,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痿,久服耳目聰明”。
菖蒲酒色橙黃,清亮透明,氣味芳香,酒香醇厚,藥香協調,入口甜香,辣不嗆喉,飲后令人神氣清爽。相對較低的酒精度也讓其受眾更為廣泛,老少皆宜。
2、黃酒
從發展歷史上講,擁有三千年以上發展歷史的黃酒可謂酒類中的“骨灰級”存在。由于黃酒沒有經過蒸餾,其酒精含量低于20%,不同種類的黃酒顏色亦呈現出不同的米色、黃褐色或紅棕色。
中醫上,黃酒可以藥用,生飲對心跳過快、厭食、煩躁等有療效;熱飲可以緩解血淤、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在飲用方式上,黃酒既可溫飲也可冰鎮,飲用方式多變,口感也各有不同。傳統的喝法是溫著喝,燙過之后的黃酒會揮發掉一些酒里的有害物質。同時,脂類芳香物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蒸騰,整體的口感也會更好一些。
3、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釀五加酒”是民間的習俗。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五加樹皮有奇香,可滋補肝腎壯筋骨。民間認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難避邪。地處潮濕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據秦漢時期《神農本草經》載,“魯定公母單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人們對于長生這件事的熱切追求。
4、雄黃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是從古時候就傳承下來了的習俗。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用于驅除五毒。那些不能喝酒的幼兒,也會以雄黃蘸酒在額頭上寫上“王”字,既希望驅除五毒,也希求接著老虎的王氣鎮邪。
民間流傳的《白蛇傳》故事,即是以雄黃酒解蛇虺諸毒,而現白蛇原形。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喝雄黃酒對人體是極其有害的,會對肝臟造成傷害。隨著健康飲酒理念的普及,雄黃酒、朱砂酒這些對人體有害的酒類可能成為儀式用品,象征意義更大于飲用意義。
當然了,不論端午節飲用什么酒,酒友們都該量力而行,保持適度與健康最為重要。
端午節,對釀酒意味著什么
其實,端午節不僅僅有各色名目的特色酒飲,這個時間節點對于醬香白酒的釀造來說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長久以來,醬酒行業內一直流傳著“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的傳承古訓。其中端午制曲作為醬香白酒釀造的起始步驟,毫無疑問對于醬酒品質的影響舉足輕重。
醬香白酒為何必須在端午制曲呢?其實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首先,在端午時節,用于制曲的冬小麥正好褪去了青澀的水分,用于制曲剛剛好;其次,端午時節的高溫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這些微生物混入曲塊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質等轉化為糖分,加快制曲過程;第三,端午時節參與酒曲反應的曲蚊最為活躍,它們將河谷周邊的花粉攜帶到曲藥中,為曲藥品質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正是以上三個因素,讓端午成為釀造醬香白酒環節中的重要節令。曲藥與母曲攪拌后,經過“踩曲”、“裝倉”、“出倉”三大流程,最終形成色澤微黃的優質區塊。隨著全新醬酒生產周期的開始,醬香白酒開始了激發品質潛力的旅程,用一整年的時光締造品質與口感的傳奇。
節日的存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人們寄托美好祝愿放松身心的一種途徑。端午時節,在品嘗各種風味不同的美酒之余,用心去感受傳統習俗與釀造文化,不失為一種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享受。
這個端午節,你喝的是什么酒?
上“大家酒評”抖音看直播
精美禮品等您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