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國不僅是農業大國,還是產酒大戶,每年的產銷數量十分驚人。雖然現代科技和工業發達,但釀酒技術卻是靠著祖先們的經驗和智慧積累,以及千百年的代代傳承,才得以在如今發揚光大。
中國酒文化歷史悠久,從古到今,喜歡喝酒的人都很多。關于喝酒有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就是在古代,喝酒以前都要先溫酒,就是先把酒加熱一下,然后再喝。 比如說曹操的“煮酒論英雄”,關羽的“溫酒斬華雄”等等,都有類似的情節。而現在人基本上都是直接喝,這究竟是為什么?
古代的釀酒技術不成熟。釀出的酒里,含有很多雜醇類,這兩種物質通過加熱可以揮發掉。 古人雖然不知道它們的成分,但是通過長久的經驗總結,知道把酒溫熱后,口感會變得更好,而且不傷身體。 但是又不能煮得太熱,否則酒精也會揮發掉,喝著就沒味了。 所以古人用了“溫酒”這個詞,意思是溫一下就可以喝,真是不得不佩服一下古人的智慧!
不過“溫酒”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古人信奉中醫學,“吃冷酒”被視為傷身之舉。中醫講究“脾胃養生”,貪涼的人不僅消化不好,還會體現出氣血不足、血壓升高、等異常狀況。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一杯溫酒不僅活血,還有暖身的功效。
不過加熱糧食酒的時候需要控制好溫度,不然很容易導致里面的乙醇成分也跟著揮發掉。若是一個不小心,可能會讓挺好的糧食酒被燙成沒什么滋味的“白開水”。要知道古代可沒有溫度計,祖先們完全都是靠個人經驗,一摸便知有沒有燙好。
按理說我們應該比古人更懂得很多嘗試,可為何現代人就不再溫酒,而是選擇了喜歡直接飲用呢?這主要是因為現代釀酒技術非同往日,純正的糧食酒都是經過蒸餾提純的,酒體清澈透亮、味道甘冽綿柔,因此可直接飲用,不再需要“溫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