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和什么人一同飲酒?應該在什么地方飲酒?應該在什么時候飲酒?應該怎么飲酒才更有趣?”其實,古人早就做過總結,也是真的讓喝酒這件小事美好、愉快又風雅了。
答案就在明代畫家吳彬撰寫的《酒政六則》一文中。固然,吳彬列舉的原則現在已很難效仿,但了解一下偶爾創意一試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應該和什么人一同飲酒?
明代畫家吳彬將這個命題稱為“飲人”,
他總結道:
高雅、豪俠、真率、忘機、
知己、故交、玉人、可兒。
與高雅的人共飲,高談闊論。與豪俠、真率共飲,酣暢淋漓,與忘機、知己、故交共飲,傾訴衷腸,與玉人、可兒共飲,那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酒逢知己千杯少。
應該在什么地方飲酒?
明代畫家吳彬將這個命題稱為“飲地”,
他舉例說:
花下、竹林、高閣、畫舫、
幽館、曲澗、平疇、荷亭。
花前月下、竹林高閣,畫舫幽館、曲院風荷,最好是名山大川、河濱峰巔、平蕪青山。這些場所,對今人飲酒聚會來說,已經難以企及了,但是吳彬列舉說的:“春飲宜亭,夏飲宜效,秋飲宜舟,冬飲宜室,夜飲宜月。”也不是不能辦到。
至少選個用心布置的包廂總該是可以的,說不定哪天也能和竹林七賢飲酒之地“竹林”,王羲之曲水通觴的“蘭亭”,金谷二十四友聚會的“金谷園”,王弘結識陶淵明請酒的“廬山半道”,白樂天、蘇東坡醉過的“西湖”,歐陽修的“醉翁亭”齊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