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作為五糧液大商風光無限的銀基集團日前發布最新財報顯示,在營收大幅提高54.8%的同時,卻出現利潤虧損1.36億港元的尷尬,這是繼2015年、2016年銀基集團利潤短暫扶正后的再次虧損。其實,面對業績持續低迷不振,銀基集團在2016年開始轉型B2B,并且加大非酒類業務的占比,但顯然銀基集團給自己開出的這劑藥方并未奏效。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坦言,銀基集團的B2B平臺在達成規模化之前,“燒錢”是無法避免的。
短暫盈利再度虧損
6月28日,銀基集團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3月,銀基集團實現營收23.2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14.99億港元漲幅率達54.8%,其中酒類銷售收益14.84億港元。在營收高漲的同時,公司利潤卻出現虧損,虧損金額為1.36億港元。
銀基集團月初發布業績預告稱,截至2018年3月31日全年將取得虧損,造成此次虧損的直接原因是部分白酒產品未在春節旺季銷售前全部到貨,影響到旺季的銷售。據了解,這并非銀基集團首次將虧損原因歸咎于產品到貨情況。早在2016年11月銀基集團發布的業績中報指出,此次虧損主要因為供應商未能及時供貨。
北京商報記者統計銀基集團近四年財報發現,2013年虧損約11.34億港元,2014年虧損減少到7.8億港元,2015年盈利1.3億港元,2016年盈利615萬港元。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2012年國內白酒黃金十年結束,行業隨之進入深入調整期,其中對高端白酒影響尤為嚴重。銀基集團產品集中高端產品線,導致受到行業波及程度較深。雖然在2015年、2016年業績有所回暖,但受到銀基集團轉型加大投入的影響,未來可能依舊處于業績疲軟甚至虧損的境地。
難尋高利潤增長點
一直以來,銀基集團手握高端白酒的獨家經銷商權利,市場競爭優勢明顯,使其忽略了自身存在的產品結構不合理、營銷體系薄弱等問題,在白酒行業低迷時業績遭受重創。
相關數據顯示,撇除存貨撥備因素,銀基集團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毛利約為2.82億港元,較上一財年減少1.3億港元。存貨撥備前的毛利率約為12.1%,較上一財年的27.5%大幅下滑。
銀基集團則公開表示,毛利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較低的非酒精類產品銷量增加。據了解,新財年中糖以及其他產品等非酒精類產品占據年度營收的比例由0.5%大幅上漲至36.1%。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白酒在快消領域屬于高毛利產品,這是許多酒水經銷商利潤居高不下的原因。然而,銀基集團白酒業務進一步走弱,讓企業陷入高利潤增長點難尋的境地。
就此,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銀基集團副總裁李昱熹進行采訪,對方以目前并沒有權限對相應的問題進行回應拒絕了采訪。
晉育鋒進一步指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銀基集團想要扭轉當前的虧損局面,首先是在自營業務上多推出專屬的、具有高毛利的產品。毛利空間高的產品更能夠支撐企業的經營業績以及維持一定的利潤空間。
開放B2B平臺或為出路
在高端白酒市場經歷行業動蕩期之后,銀基集團引以為傲的名酒獨家經銷權也不再顯靈,轉型B2B被銀基集團視為打破傳統大商壁壘的利器。
據了解,銀基集團打造的“品匯壹號”,在每個城市選擇城市合伙人,即線下大商,由其負責當地市場的開發、維護、推廣以及倉儲物流,B端會員在網上下單后,由線下大商提供8小時到貨服務。
據銀基集團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云合伙平臺上線5個月時間,已落地全國140個城市,擁有300多家城市合伙人,合伙人以每月近百家的量級遞增,優質終端會員已經突破8萬家。
業內人士指出,銀基集團作為傳統酒業大商,轉型“互聯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過去運營習慣與思維的阻礙,從以往傳統模式中跳出來比較困難。
銀基集團提出,面對利潤再次虧損,公司將通過各項手段進行調整。在渠道方面,將在各省區建立專門的渠道建設團隊,通過分銷商建立更為扁平化的分銷網絡;在產品方面,則對現有產品升級的同時繼續涉足中低端擴大受眾面;除此之外,還將繼續對B2B平臺進行優化。
然而,在晉育鋒看來,銀基集團除了缺乏高毛利產品拉動利潤之外,還存在B2B平臺“燒錢”的問題。在酒類行業目前B2B業務更多吸引的是“小B”,想借此繞開過去的一些大的經銷商。而這些處于供應鏈末端的小經銷商事實上是沒有太大的品牌忠誠度的,并且對于價格的敏感度更高。
“在B2B部分,純粹自營并不是出路,一定是要推進開放平臺業務,而且只有開放平臺能夠把資金池做起來。而目前銀基集團B2B平臺正在做的開放部分吸引力仍然有限,商家對于銀基B2B平臺的整個模式和推廣仍然是處于觀望階段,這也意味著銀基集團走出的這條轉型之路目前來看并沒有什么捷徑,只能盡量快速把B2B平臺的開放做起來。”晉育鋒補充道。
記者:薛晨
編輯:許偉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