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搜狐網主辦的“大國釀造 文化傳承——2019年中國酒業品牌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文史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紀連海作了一場關于中國酒文化的發言,對中國人飲酒的緣由、習俗,酒文化名人以及酒文化的未來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文史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紀連海
中國人為什么要喝酒?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酒的國度,尤其是白酒的國度,據稱中國人每年喝的白酒足以灌滿每個英國人家里的浴缸。可是在這個盛行喝酒的年代,很多人卻沒有想過“為什么要喝酒”這個問題。
“喝酒的本質第一是敬天祭祖,第二是養生,第三是溝通。現在我們似乎把喝酒的本質顛倒了,好像一喝酒就能夠容易跟人溝通,我個人覺得這種說法還是有問題的。”紀連海溯源中國的飲酒文化,認為當下人對喝酒的認知有些本末倒置了。
白酒的源泉
酒的源泉,蒸餾白酒的前身是燒酒,最早記載是唐朝南方的燒酒,北方的燒酒到了宋朝,歐陽修寫了契丹的燒酒才有了明確記載。瀘州老窖出產于公元982年,比北方的燒酒還要早。
“元明清三代一直到民國,李渡的作坊都在一直生產白酒,從來沒有間斷,鍋、窖一直在的是李渡。”
中國人喝酒的習俗
中國人喝酒有很多講究。紀連海列舉出古人喝酒的許多規矩:尊重老者,拄著拐杖的先喝;跟現在喝酒的習慣完全相反,“沽酒市脯不食”,不能喝外面賣的酒;男人射箭打仗爭,喝酒也得爭,誰先射十環誰先喝……
中國人喝酒習俗還有地域性的差異。
“山東人喝酒主陪三口副陪三口,以前是主陪三杯,副陪三杯,自從變成白酒以后不能玩了,主陪三口副陪三口,六口一杯,還是公平的,大家都喝,北京沒這個論法。95后的年輕人甚至80后的年輕人對于中國白酒喝酒的不習慣在于規矩,北京人喝酒都是拿大缸子,你倒滿我倒滿,喝酒稍微有一點爭有一點彩。”
但他也指出,當下很多人把古人喝酒的講究、規矩給曲解了:“到某些省份我跟他們講,不能那么宣傳,本來酒是有文化的,生生讓你們弄成沒文化的,干嘛您喝一杯我就得喝三杯,敬一杯、碰一杯、喝一杯,非得把人干倒了。”
“那個時代的米酒、黃酒沒有現在的10多度,就三五度的啤酒,你喝一杯我喝三杯沒問題。60多度白酒您一杯我三杯,是您有毛病還是我有毛病?我真的建議我們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改變自己的宣傳口號。像我這樣比較喜歡喝的人,你就喝一杯我喝三杯也挺高興,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中國酒的代言人
說到中國酒行業的代言人,紀連海認為曹操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人。“曹操是歷史上第一個把酒寫進詩的政治家、軍事家、酒家。”曹操《短歌行》中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成了千古名句,相傳杜康是酒的發明者,其實是少康,傳到后來成杜康。
比曹操稍晚些的 “竹林七賢”,同樣是酒文化的代表,竹林七賢比較能喝酒,尤其是劉伶,據說帶“三”字帶“劉”字的酒都和他有關系。比竹林七賢再晚一些的代言人是陶淵明,把酒寫進詩,而且基本上每首詩都不離酒的就是他。
在紀連海看來,李白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酒的代言人,但是他不能喝。 “我們經常說飲中八仙,最慫的是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斗是一種運輸酒的工具,一斗2200毫升,啤酒的度數,要寫一百首詩,您讓我們喝不讓我們喝?李白喜歡喝酒,一個人喝,倆人也喝,仨人也喝,喝了就醉。”
中國酒文化的未來之路
統計數字表明,白酒消費噸位在下降,但白酒的價格在上升。某種程度上說明“少喝酒、喝好酒”已經成為主流。那么中國酒文化未來要走一條怎樣的路呢?
紀連海認為,當代中國酒文化的推廣,一定要保持獨一無二的自己的特色,學會適應當代年輕人的思維,還要開拓另外一半中國人。
“我們很多人喝酒受到明朝《水滸傳》的影響,從此讓人覺得不喝酒不是男人一樣,衡水老白干想當年的廣告叫‘喝出男人味’。誰說白酒都是男人喝的?你自己就把自己斷了。”
紀連海最后說道,白酒也要進行“沉浸式體驗”,國人品鑒水平也要提高。“我參與過,那個香味就得真正的師傅帶著我們,不然好像只有紅酒可以品,其實白酒要品的味道更多,可惜的是沒有人教大家怎么品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