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尼(martini),是草藥酒,是雞尾酒,是品牌,也是一段文化和傳奇。擁有150年歷史的馬天尼公司,一睹三角杯背后的百年傳奇。
曾經有一位詩人般的草藥生意人和一位愛走天涯的商人。前者名叫路易吉·羅西(luigi rossi),他的愛好就是在皮埃蒙特的鄉野間踏破鐵鞋尋覓百草野花,一邊聞著花草的香氣,一邊想著如何創造出新的搭配;后者叫亞歷山大·馬天尼(alessandro martini),人們都說他很有商業頭腦。確實如此:他行走各地,賣出一桶又一桶由小型酒窖釀造的葡萄酒,這些酒都來自意大利齊耶利的pessione小鎮。這個地方毗鄰都靈,位于蒙費拉托(monferrato)葡萄種植區和熱那亞港之間,可謂是真正的意式小鎮。我們的兩位主人公就在鎮上的國家烈酒和葡萄酒蒸餾廠(la distilleria nazionale di spirito di vino)工作,馬天尼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1863年,蒸餾廠的老板想將工廠出手,于是亞歷山大和路易吉一起買下了它,同時一位名叫特菲洛·索拉(teofilo sola)的會計也加入了他們。這三人都深信“有志者事竟成”。于是,馬天尼羅拉西雅公司(martini,sola&cia)就這樣誕生了。16年后,索拉去世,公司更名為馬天尼羅西,1926年,公司最終定名為馬天尼(martini)。從此,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在觥籌交錯間看到看到紅色馬天尼或白馬天尼的身影。
路易吉(luigi)曾是馬天尼威末酒的首席技師。這種酒的配方非常巧妙,由75%的葡萄酒混合香草制成,其中不少藥草可以追溯到“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四世紀的藥酒配方;這種加入清苦藥草的酒方之后在德國親王們的餐桌上重現,并得名為苦艾酒(wermut)。
路易吉·羅西不只是依葫蘆畫瓢,他認為自己能在原配方的基礎上做得更好。于是,他以藝術家的態度重新創作馬天尼的配方,加入一點多姆山省龍膽和少量艾蒿,又試了下佛羅倫薩鳶尾花和白鮮、紅玫瑰的搭配。檸檬和覆盆子的果香可以淡化酸度。黃楝樹和桂皮又能使整體口味變得更加柔和。制作馬天尼的酒主要來自艾米利亞·羅馬涅(émilie-romagne)和西西里島的普拉亞(pouilles)地區。除了酒本身,馬天尼的配方還融合了將近40種植物、果皮、香料、根莖、粉末和其他的鮮花。
在路易吉研究配方的時候,亞歷山大正行走于各大洲。19世紀末的人們并不像今天那般頻繁旅行,穿越大西洋已經是場冒險。那時,在歐洲旅行只能騎馬,而亞洲只是歐洲人的一個夢罷了。但亞歷山大·馬天尼卻敢為人先,成為環球旅行的先行者之一。
1867年,一百箱馬天尼酒次登陸紐約。1873年,馬天尼的兩位合伙人宣布他們是“意大利和葡萄牙國王陛下的官方供應商”。10年后,馬天尼酒在阿根廷的工廠開工生產,在拉丁美洲的歐洲移民,特別是意大利移民,都渴望能喝上一口鐘愛的馬天尼開胃酒。從1903年開始,有70多個國家飲用馬天尼酒:從日本到巴西,從古巴一直到瑞典。同時,馬天尼酒也在巴黎、都柏林、倫敦、維也納和美國收獲了數不清的獎牌和獎金,所有的榮耀都鐫刻在馬天尼瓶身的酒標上。
盡管有如此成就,沒有上天的承認,馬天尼的意大利式命運還是稱不上完滿。于是,1907年都靈主教奧古斯丁·里基米(agostino richelmy)宣布由馬天尼羅西公司生產的達斯提蒙泰基亞羅葡萄酒(montechiaro d’asti passito)“因符合教規故適合大眾飲用。”1911年,在相似的獻祭后,馬天尼也獲得國家的認可。教皇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victor-emmanuel iii)封羅西家族四子為蒙特勒拉伯爵,馬天尼的三位創始人也把公司交給了他們。1931年,庇護十一世(pie xi)為馬天尼在pessione小鎮的酒廠降福。馬天尼的傳奇更添一抹永恒的色彩。
同時,馬天尼再獲榮耀,苦艾酒(vermouth)當然是其中之一,但并不止步于此。馬天尼的釀酒師們按照科學配比,把植物成分加入酒中。這個過程在一種名為tamburo的釀酒桶中完成,每天攪拌兩次。三周后,釀酒師們就能收集到浸泡出的藥酒了,并將藥酒以1比3到3比4的比例加入酒中。此外,酒里還要再次放入芳香植物,冷卻到零下8攝氏度,接著在室溫環境繼續放置幾周,裝瓶,最后貼上著名的“球與棒”(ball and bar)標簽:長方形的黑色名稱位置上印有馬天尼的七個白色字母,然后被貼在紅色的圓形標簽上。品嘗馬天尼酒時要加冰塊方能喝出涼爽的口感。
無論是紅馬天尼、白馬天尼,還是特干馬天尼、馬天尼粉紅起泡酒、抑或搖制成雞尾酒,通常都會加上冰塊。就像馬天尼永不過時的廣告語所言:“盡情暢飲,享人生之樂。”
馬天尼的成功,就是把酒上升到生活藝術的高度。它將分享、社交、朋友間的晚會、意大利式歡樂等價值融入其中。從此,“馬天尼”這個名字可以讓人聯想到羅馬假日,陽光下的露臺,不絕于耳的歡笑,輕盈飛揚的裙擺,偉士牌摩托車上或法拉利里坐著長得像莫妮卡·貝魯奇的姑娘,胡茬沒刮凈的男人一臉憂郁……從悉尼到溫哥華,從圣日耳曼到圣特洛佩,從威尼斯到勒佐加拉勃利亞,馬天尼在這個世紀打造了國際化的光環。
馬天尼號召到了一批最杰出的廣告畫設計師,包括年輕的安迪·沃霍(andy warhol),它贊助過賽車運動,并創造出“馬天尼露臺”的概念(巴黎的馬天尼露臺位于香榭麗舍大街52號,開放于1948年),還在意大利電影大獲成功時趕了下潮流。于是,許多杰出的人物都深深迷上了“他們的”馬天尼。詹姆斯·邦德的干馬天尼雞尾酒人盡皆知:把酒放入調酒器,搖不搖隨你,最后放入一片檸檬或一枚青橄欖。丘吉爾也有同樣的喜好:據說他只要看著馬天尼特干的瓶子、想著它的味道就會非常滿足……
1992年,羅西家族第五代人蒙特勒拉伯爵喬治·羅西將馬天尼轉讓給百加得,當時的馬天尼旗下已涵蓋250個酒精飲料品牌。盡管被轉讓,但pessione小鎮的精神仍在。每年都有14億瓶各式各樣的馬天尼被裝瓶,其中有6億瓶被銷往西班牙、法國(第二大市場)和意大利。
想搞到馬天尼的配方?盯著瓶標再怎么仔細看都是徒勞,困擾馬天尼愛好者們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答:馬天尼酒的配方到底放在哪里?1863年,路易吉·羅西在他那放滿小藥瓶、試管和廣口瓶的工作間潦草地寫下了馬天尼酒的配方,之后從未被改動過。一直以來,這個神秘配方都放在日內瓦的一家銀行的保險箱里,靜靜地封印在信封中。里頭有什么成分呢?只知道有克里特島白鮮、普通白鮮、肉豆蔻籽、苦香樹、艾蒿、洋甘菊、香草……